京东旗舰店质检报告造假被曝光,64件涉事商品已全部下架
京东旗舰店质检报告造假被曝光,64件涉事商品已全部下架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检验检测市场监管执法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店铺使用假冒质检报告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事件曝光:京东旗舰店质检报告造假
2021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京东斯丹澳家具旗舰店等四家电商在出售沙发床广告宣传中涉嫌使用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经调查核实,这些报告均印有CMA标志,编号为DEZ190700092,并加盖深圳市德测检测有限公司检验专用章,但委托单位、检验日期等信息存在差异。深圳市德测检测有限公司确认并未出具过该编号的检测报告,并已作出声明。
严厉查处:64件涉事商品全部下架
针对这一情况,市场监管总局立即部署浙江省、北京市及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京东斯丹澳家具旗舰店所属公司佛山市璞木家具有限公司因对质检报告真伪不知情,已被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涉事网店违法行为的情况通报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并要求平台开展调查和处置等,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对涉及相关店铺的电商实施处置,目前店铺展示使用假冒报告进行广告宣传的64件商品已全部下架,并要求商家自查自改,保持严密监控。
深层思考:电商平台质量监管困境
这一事件暴露了电商平台在质量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京东对旗舰店有严格的审核机制,要求品牌授权,并对商品进行定期抽查,但仍然难以完全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这反映出电商平台在质量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
供应链复杂:电商平台涉及众多品牌商、代理商和分销商,供应链复杂,增加了质量监管的难度。
检测报告真实性难以验证:虽然平台要求商家提供质检报告,但对报告真实性的验证存在技术难题。
监管力量不足:面对庞大的商品数量和交易量,平台的监管力量相对有限,难以做到全面覆盖。
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在当前的电商环境下,消费者在购物时需要更加谨慎,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选择可靠渠道:优先选择京东自营店或官方授权的旗舰店,这些店铺通常有更严格的审核机制。
关注售后保障:选择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店铺,自营店通常在物流速度和售后响应方面更有优势。
查验质检报告:对于涉及安全和质量的关键商品,可以要求商家提供质检报告,并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其真实性。
理性消费:不要轻易相信过于夸张的广告宣传,对于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保持警惕。
及时维权:如果发现商品存在问题,应及时通过平台客服或消费者协会进行维权。
此次京东旗舰店质检报告造假事件,不仅暴露了电商平台在质量监管方面的漏洞,也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需要更加谨慎。对于电商平台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督,提高检测报告的真实性验证能力。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选择可靠渠道,关注售后保障,查验质检报告,及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