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丁宝桢》再登央视,傅晓阳事业新高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丁宝桢》再登央视,傅晓阳事业新高峰

引用
百度
13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1%E5%AE%9D%E6%A1%A2/22381728
2.
http://sz.people.com.cn/n2/2023/1023/c202846-40613805.html
3.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331510/
4.
https://tv.cctv.com/2023/10/20/VIDAdvUydmZSXrwS00CmXsEK231020.s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2%85%E6%99%93%E9%98%B3/7689501
6.
https://www.sohu.com/a/229783664_99973563
7.
http://inews.ifeng.com/59223811/news.shtml
8.
https://www.tvmao.com/drama/YGJwJlti
9.
https://www.tvmao.com/drama/YGJwJlti/playingtime
10.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3-11/30/content_lbKd9xuWo8.html
11.
https://www.tvsou.com/story/739ca706/
12.
https://e.thecover.cn/wapepaper/html/20231218/205676.html
13.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3/11-29/10119635.shtml

2023年10月26日,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丁宝桢》在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随后又在央视八套早间档和央视一套下午档重播,引发观众热议。这部由傅晓阳担任制片人的作品,不仅在口碑上取得佳绩,更成为他事业的新里程碑。

《丁宝桢》全剧共36集,以晚清名臣丁宝桢的生平事迹为蓝本,集中展现了他在四个方面的政绩:反腐(斩杀慈禧太后心腹太监安德海)、治水(治理黄河和修复都江堰)、盐政改革以及洋务运动。该剧由《战狼2》编剧刘毅主笔,马少骅领衔主演,通过这四大事件,立体刻画了丁宝桢“勇于担当,清廉刚正,爱国爱民”的精神风貌。

作为该剧的制片人,傅晓阳在《丁宝桢》的创作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和决断力。在演员选择上,他坚持认为只有马少骅才能完美诠释丁宝桢这位晚清“脊梁”人物的浩然正气。尽管最初选定的演员已经签约并支付了定金,但傅晓阳仍力排众议,坚持更换演员。这一决定最终得到了验证,马少骅的表演深受观众认可,为整部剧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

傅晓阳在影视行业的成就远不止于此。自2001年推出首部作品《赵世炎》以来,他已创作了20余部主旋律电视剧,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重要奖项。他的作品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为特点,既关注历史人物,也聚焦当代故事,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在傅晓阳看来,制片人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作品的社会效益、价值传播和正能量推广的“大账”。他认为,一部作品一旦推向市场,受众数千万乃至上亿,其社会影响力不可估量。因此,必须综合考虑作品的政治站位、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时机节点。这种对艺术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追求,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获得认可,更在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丁宝桢》的播出恰逢其时,剧中展现的反腐精神和为民请命的担当,与当前社会倡导的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精神高度契合。正如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所评价的那样,该剧“以人带史,史中觅诗,古为今用,贯古通今”,为今天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历史镜鉴。

尽管《丁宝桢》在豆瓣上仅获得6.5分的评分,但对于一部主旋律历史剧来说,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更重要的是,该剧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借鉴的平台。正如傅晓阳所说:“我们必须担负起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剧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重任。”

从军旅生涯到影视行业,从编剧到制片人,傅晓阳用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为观众奉献了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丁宝桢》的热播,不仅是傅晓阳个人事业的新高峰,更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它让我们看到,在当今浮躁的影视环境中,依然有人在坚守着艺术的纯粹和社会责任,用作品传递着正能量,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