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酒店房间清洁真相:你敢住吗?
揭秘酒店房间清洁真相:你敢住吗?
2018年,一则关于酒店卫生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微博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曝光了国内14家品牌酒店的卫生乱象,包括用同一块抹布擦拭杯子和马桶、电热水壶被用来煮内裤等令人震惊的画面。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酒店卫生状况的担忧,更暴露了酒店行业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酒店房间清洁的标准流程
按照酒店行业的标准,客房清洁应该遵循一套严格的流程。从进入房间前的准备,到清理垃圾、更换床上用品、清洁浴室、打扫地面,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例如,在更换床上用品时,服务员需要先拆除旧的床单、被罩和枕套,放入脏物袋中,然后铺设新的床单,更换被罩和枕套,并确保床铺整洁。在清洁浴室时,需要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对马桶、洗脸池、浴缸等进行彻底清洁,并更换干净的毛巾和浴巾。
然而,这些看似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被忽视。正如一位经常出差的张女士所说:“即便是五星级酒店,也会带好自己的东西,因为酒店客房被曝光的卫生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电热水壶煮内裤、同一条抹布擦了马桶再擦杯子等等,想想就觉得不安心,自己带虽然会麻烦点,但至少会放心些。”
酒店卫生问题频发
近年来,酒店卫生问题频频登上热搜。从北京环球度假区主题酒店被曝出“枕套不换、毛巾不换、马桶也没擦干净”,到三亚亚特兰蒂斯、上海宝格丽等高星级酒店因卫生问题被投诉,这些事件无不揭示着酒店卫生管理的漏洞。
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指出,酒店卫生问题之所以成为“痼疾”难以根治,主要还是在于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在中国酒店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酒店经营业绩下降,员工收入降低,服务水平下降,那么服务的水准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如何保护自己?
面对酒店卫生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自带用品:如张女士一样,自带睡袋、毛巾、一次性浴巾等个人用品,可以有效避免直接接触酒店提供的物品。
检查床单:通过观察床单的折痕和气味来判断是否更换过。如果发现可疑,及时向酒店反映。
使用一次性用品:例如一次性马桶垫、一次性拖鞋等,可以有效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污染的表面。
注意个人卫生:使用酒店的水杯、遥控器等物品前,可以用消毒湿巾擦拭。使用酒店的吹风机前,可以让它高温运行一段时间,以减少细菌。
未来的解决方案
面对日益严峻的卫生问题,酒店行业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其中,技术手段被寄予厚望。
例如,美团点评与中国饭店协会曾联合启动“净放芯”项目,通过在布草中植入芯片来监测客房内的布草是否真的实现了“一客一换”。虽然这一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其创新思路值得肯定。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技术是清洁机器人。景吾智能的酒店清洁机器人可将打扫一间房的时间从30分钟提高到人机协作下的15分钟,且对于一家100间以上的客房,已经可以做到一台机器人替代一名阿姨。虽然目前清洁机器人在酒店领域的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然而,技术并非万能。要真正解决酒店卫生问题,还需要从管理入手。正如赵焕焱所说,需要“统一工作标准、确定管理程序、社会各方配合制定标准、提升员工素质培训以及依靠技术的介入来提升效率,推动进步”。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享受酒店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学会保护自己。只有当每个人都关注卫生问题,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毕竟,一个干净、卫生的住宿环境,是每位旅客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