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鉴赏方法:从五个维度辨别茶叶优劣
白毫银针鉴赏方法:从五个维度辨别茶叶优劣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名贵品种,其制作工艺和品质鉴别有着独特的标准。本文将从干茶、汤色、香气、味道和叶底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辨别白毫银针的优劣,帮助茶友们更好地欣赏这一传统名茶。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其中白毫银针最为名贵。成茶芽头瘦弱,挺直如针,满披白毫,色泽如银似雪,味道甜爽。白毫银针早在1891年就开始外销,在欧洲地区备受青睐,许多欧洲人在泡饮红茶时会在杯中添加白毫银针,以示高贵。
白毫银针主要产自福建的福鼎和政和地区。嘉庆初年(1796年),福鼎开始用群体种菜茶的茶芽创制银针白毫。1857年,福鼎成功选育出优质茶树品种,而菜茶由于茶芽微小,不再被选用。从1885年起,开始使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作为原料制造白毫银针。1880年,政和成功选育政和大白茶树,于1889年开始生产银针。福鼎地区主要品种为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二者都是早生种;政和主要选用政和大白和福安大白,属晚生种。历史上曾将这两种银针分别称为北路银针和西路银针。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 22291-2017),白毫银针可分为特级与一级,二者在制作要求上略有区别。但由于各厂家制作工艺不同,白毫银针的品质也有所不同。那么,如何区分白毫银针的品质呢?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
干茶
优质白毫银针,芽头瘦弱,银毫分明,尤其是荒野银针更为分明。如果是头轮白毫银针,锋苗锐利,二轮采摘的相对瘦长;明前银针芽头更为紧实,明后银针紧实度稍有下降。此外,好的白毫银针新茶色泽鲜活,如果萎凋不足,颜色会偏翠绿;如果萎凋过度,会显得色泽昏暗不够鲜活。当然,不管什么时间的银针,净度一定要好,不能有杂物,也不能掺入一芽一叶的原料。
香气
萎凋得当的白毫银针,有淡淡的幽香以及充足的毫香。如果陈化得当,毫香会越来越明显,并且有些会显现出轻微的杏仁香、可可香等香气。如果萎凋不足,会显现出明显的青草气;如萎凋过度,香气不够清新,并且会有水闷味。此外,如烘干时温度过高,虽然毫香很分明,但入口后嗓子会发干。
汤色
优质白毫银针汤色一定要明澈透亮,杯中白毫历历分明,绝不会出现汤色污浊、不透亮的现象。随着陈放时间的延长,白毫银针的汤色会依次展现淡黄色、杏黄色及深黄色。
味道
优质白毫银针,入口鲜爽甘醇,口感顺滑,有淡淡毫香,有些会显现出花香。储存好的老银针毫香蜜韵兼具,且会显现出轻微的可可香,10泡之后,甘美不减。如果萎凋不足,味道中会显现出青草气,口感酸涩,甚至会有绿茶的豆香。而萎凋过度的白毫银针,会伴随着异杂味,并且口感粗淡,不耐冲泡。
叶底
白毫银针吸水后,叶底瘦弱挺秀,表面匀齐,摸起来柔软有弹性,新茶色泽嫩绿微黄,老茶深黄微褐。如果整体显现出发红、发黑的现象,则属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