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木版年画变身时尚潮品!
凤翔木版年画变身时尚潮品!
在陕西宝鸡凤翔区,一项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正在焕发新生。凤翔木版年画,这门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的传统技艺,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千年技艺的传承困境
凤翔木版年画以构图饱满、线条刚劲、色彩对比强烈而著称,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要流派之一。然而,这门古老技艺正面临着传承困境。邰伟伟,作为凤翔木版年画的第16代传承人,深知其中的艰辛。他从父亲邰江平手中接过这份责任,但传承之路并不平坦。
“文革”期间,凤翔木版年画遭受重创,许多珍贵的木版被毁。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传统木版年画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邰伟伟回忆道:“最困难的时候,一年也卖不了几张画,很多人劝我改行。”
创新突破:从传统到时尚
面对困境,邰伟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探索创新之路。2023年12月,一场名为“非”凡万物的非遗时尚造物季主题展在陕西省文化馆拉开帷幕。这场展览以“用时代视角传承非遗,赋予非遗年轻化、时尚化的新意义”为核心理念,凤翔木版年画作为重要展品亮相。
在展览现场,时尚模特身着融合西秦刺绣及丝路元素的非遗服饰走秀,其中就有凤翔木版年画的创新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将传统年画元素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邰伟伟还尝试将凤翔木版年画应用到各类文创产品中。在他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印有年画图案的水杯、毛巾等日常用品。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年画的艺术特色,更让非遗文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艺术价值的再发现
在艺术品领域,凤翔木版年画也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邰伟伟介绍道:“现在人们购买年画,已经很少直接贴在门上,而是装裱后郑重地挂在家里做装饰,装点环境,供人欣赏。”为了提升年画的收藏价值,邰伟伟在选材上开始采用仿古宣纸印制,印刷上采用一种颜色刷两次的方法,使印出来的年画色彩饱和度适中,显得更为古朴。在装裱方面,选择和凤翔年画风格相符的绫缎或布面来装裱,达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效果,并加盖上凤翔年画传人邰立平的印章,使年画的收藏更具有说服力。
技术创新:传统与科技的融合
在数字化时代,凤翔木版年画也在尝试与现代科技结合。通过高清扫描、自适应阙值检测法、标准色值提取及数据增广等方式,建立凤翔木版年画数据集。利用 CycleGAN算法训练网络模型,完成色彩迁移实验。这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仅完成了年画墨线稿的色彩复原,还完成了创新设计图案的快速着色。在凤翔木版年画的史料复原与设计应用方面,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与色彩风格迁移功能的结合,使其在适应现代发展趋势、完成活态传承任务的同时,为同类研究提供新思路。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凤翔木版年画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邰伟伟表示:“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短缺。这门手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很多年轻人难以坚持。”此外,如何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工艺的精髓,防止被学院派同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挑战,邰伟伟选择迎难而上。他开办了传习所,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前来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邰伟伟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凤翔木版年画,让这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凤翔木版年画的创新之路,正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邰伟伟等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门千年技艺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如邰伟伟所说:“非遗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