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凤翔木版年画变身时尚潮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凤翔木版年画变身时尚潮品!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1
来源
1.
https://www.cnr.cn/sxpd/dqzs/20240830/t20240830_526879663.shtml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0da6080587cb648b840e1ea5eb20f9c7
3.
https://backend.chinanews.com/sh/2024/02-07/10160808.s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d/content/202502/01/content_30054509.html
5.
https://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303/8fa34cad8f364cd0807f8f3e6a207470.shtml
6.
http://m.cnwest.com/cyzx/a/2023/12/29/22203107.html
7.
http://sx.sina.cn/city/2023-12-29/detail-imzzsqhy3524687.d.html?from=qudao
8.
http://www.news.cn/ci/20250201/1558a06b54fa409f8ae157df365cb91b/c.html
9.
https://m.fx361.com/news/2019/1012/7833100.html
10.
http://www.whysb.org/whysb/20170728/html/page_11_content_002.htm
11.
https://www.sxlib.org.cn/dfzy/sxmjms/mszx/201612/t20161221_580257.html

在陕西宝鸡凤翔区,一项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正在焕发新生。凤翔木版年画,这门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的传统技艺,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01

千年技艺的传承困境

凤翔木版年画以构图饱满、线条刚劲、色彩对比强烈而著称,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要流派之一。然而,这门古老技艺正面临着传承困境。邰伟伟,作为凤翔木版年画的第16代传承人,深知其中的艰辛。他从父亲邰江平手中接过这份责任,但传承之路并不平坦。

“文革”期间,凤翔木版年画遭受重创,许多珍贵的木版被毁。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传统木版年画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邰伟伟回忆道:“最困难的时候,一年也卖不了几张画,很多人劝我改行。”

02

创新突破:从传统到时尚

面对困境,邰伟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探索创新之路。2023年12月,一场名为“非”凡万物的非遗时尚造物季主题展在陕西省文化馆拉开帷幕。这场展览以“用时代视角传承非遗,赋予非遗年轻化、时尚化的新意义”为核心理念,凤翔木版年画作为重要展品亮相。

在展览现场,时尚模特身着融合西秦刺绣及丝路元素的非遗服饰走秀,其中就有凤翔木版年画的创新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将传统年画元素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邰伟伟还尝试将凤翔木版年画应用到各类文创产品中。在他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印有年画图案的水杯、毛巾等日常用品。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年画的艺术特色,更让非遗文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03

艺术价值的再发现

在艺术品领域,凤翔木版年画也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邰伟伟介绍道:“现在人们购买年画,已经很少直接贴在门上,而是装裱后郑重地挂在家里做装饰,装点环境,供人欣赏。”为了提升年画的收藏价值,邰伟伟在选材上开始采用仿古宣纸印制,印刷上采用一种颜色刷两次的方法,使印出来的年画色彩饱和度适中,显得更为古朴。在装裱方面,选择和凤翔年画风格相符的绫缎或布面来装裱,达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效果,并加盖上凤翔年画传人邰立平的印章,使年画的收藏更具有说服力。

04

技术创新:传统与科技的融合

在数字化时代,凤翔木版年画也在尝试与现代科技结合。通过高清扫描、自适应阙值检测法、标准色值提取及数据增广等方式,建立凤翔木版年画数据集。利用 CycleGAN算法训练网络模型,完成色彩迁移实验。这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仅完成了年画墨线稿的色彩复原,还完成了创新设计图案的快速着色。在凤翔木版年画的史料复原与设计应用方面,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与色彩风格迁移功能的结合,使其在适应现代发展趋势、完成活态传承任务的同时,为同类研究提供新思路。

05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凤翔木版年画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邰伟伟表示:“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短缺。这门手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很多年轻人难以坚持。”此外,如何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工艺的精髓,防止被学院派同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挑战,邰伟伟选择迎难而上。他开办了传习所,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前来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邰伟伟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凤翔木版年画,让这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凤翔木版年画的创新之路,正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邰伟伟等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门千年技艺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如邰伟伟所说:“非遗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