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班主任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避免踩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班主任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避免踩雷?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30318A01VNX00
2.
https://www.sohu.com/a/853476774_120991886
3.
https://www.sohu.com/a/850723445_120991886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84605593969324652.html
5.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90024ae30102zyfd.html
6.
https://www.bjgzy.cn/xydj/info/news-2541.html
7.
http://www.hbshgzx.com/jsyd/jsxx/2024-11-15/6512.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219/11/37088108_730745845.shtml
9.
https://jiaoke.suis.com.cn/2019/09/11/%E9%AB%98%E4%B8%AD%E7%8F%AD%E4%B8%BB%E4%BB%BB%E5%9B%A0%E6%9D%90%E6%96%BD%E6%95%99%E5%BE%B7%E8%82%B2%E6%A1%88%E4%BE%8B%E6%8E%A2%E7%A9%B6/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常常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探讨班主任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避免踩雷。

01

理论框架:三大维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专家田冰冰校长提出,班主任处理师生关系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建设友好关系、把握关系边界和提高对话效能。

建设友好关系

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善于勤于成为积极管理者,分层分类建立沟通渠道,让顺畅的沟通成为健康师生关系的有力保障。

  1. 建设友好关系,源自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需要具备温润豁达的人格魅力,坚持兼容并包、公平友好的相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 畅通对话渠道,保持民主交流:畅通的对话渠道是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班主任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常常发起与学生的民主交流,主动采纳学生的想法与建议。心语信箱、民主生活会、班务问卷等形式,是教师管理师生关系的常见对话渠道。

  3. 关注个性差异,分层分类管理:教师要对班级孩子的个性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分层分类管理。阳光的孩子热情健谈,常常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内敛的孩子生性害羞、敏感,需要肯定认可,需要合理选择表扬和赞美的落脚点……必须看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面对具体问题,教师积极引导,积极育人且保持委婉温和的姿态,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关照到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把握关系边界

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既需要沟通渠道的建设,也需要教师具备师生关系的边界意识,尊重理解个体差异,有所为有所不为,客观有度面对育人问题。

  1. 把握隐私边界,选择教育空间: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隐私的边界。面对成因多源,脉路冗长的复杂学生问题,涉及学生的家庭隐私、病症及个人隐私,教师要尊重并接纳孩子,既要有距离地观察和守护,又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去迎接这种转变。用适当的机会去倾听,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温暖和信心。必要时找当事学生家人单独对话,提出具体建议,更要善于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生活中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激活内心的成长动力。面对学生学习障碍的隐私,不必总是扮演“揭伤疤”的角色,要给学生一点儿时间和空间,做一个倾听者和支持者,耐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2. 把握类型差别,选择教育分寸:教师要善于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分寸。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环境,鲜明的个体差异,教育的尺度也不是“以一适之”,教师了解不同的家长在单位的忙碌与压力,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也是在把握家校沟通的节奏与分寸。教师不用总是一腔热情地“闯入破案”,对于心理脆弱的孩子来说,贸然介入草率的处理,无疑又是一次击垮心理防线的行为。把握教育分寸,要坚持“察言观色、远处呵护、适时介入、最小干预”的行动原则,分寸感的把握,能让师生彼此间自由真诚的平等沟通,用专业的引领促使孩子自我的觉醒。

  3. 把握距离边界,选择教育距离:教师要善于把握与不同学生的距离边界。看似师生自由民主打成一片的随意相处,可能会让班级管理陷入无序。学生是聪明的,善于根据师生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调整与教师的相处方式。太过“密切”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孩子自我放松,有时会陷入教育实效略打折扣的尴尬。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原则之内温和坚守,事情过后立马翻篇”。言语节奏要话语明了,分寸得当,温和而坚定的按原则办事,事情过后,对待学生要心无芥蒂,爱之如初,把握边界选择合理的教育距离。

提高对话效能

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把握师生关系的“度”,更要提高育人服务的“效”。要事服务提速,难事联手解决,缓办特例问题,差异化处理问题,提升教育服务的温度与效度。

  1. 增强效能意识,要事服务提速: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在于教师常常要全天候面对、解决不同学生的困境。努力对各类求上门来的事件应帮尽帮,是很多老师共同的好习惯。帮,要帮得及时,增强效能意识,对于一些小困难小需求,要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随时随处及时帮办。对容易产生纠纷的事情要足够重视,建立风险意识,快速建立多种预案,疏通紧张的关系,实实在在帮在困境处。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事情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关注情绪。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家校之间的情谊,不仅来自每日校园生活的集体教育,常源自个性化帮助与扶持。

  2. 学会专业求助,难事联手解决:班主任要改变“单兵作战”的状态,充分利用团队资源打造自己带班的教育共同体。班科联盟是长效班级管理的“经营宝典”,能让班级管理事半功倍。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学会专业救助。遇到班级突发安全事件时,需要第一时间求助于校医室,也需要上报学校争取决策和救助支持。学生心理危机常需借助校内校外专业咨询力量,或医教结合,及时为学生心理困境提供帮助。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可以交给更专业的角色,校警结合,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多渠道并举,广纳资源,做好育人服务的协作文章。

  3. 学会交给时间,缓办特例问题:对待学生的问题,要把握行动节奏,放下急于解决问题的内心执念。学生的学业困扰要追本溯源,从真正的学情基础上来看生长,看进步。确属当下解决不了的家庭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学会把问题交给时间。针对不同学情学会适度放缓节奏,耐心等待并捕捉学生言行中的闪光点,放大亮点并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再次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交给时间,并非简单放弃,更需要教师有推动的恒心,等待的胸怀,觉察的勇气,在磨合接纳中调整节奏。

建设健康友好的师生关系,要善于理解关系的边界,寻找合适的分寸感,寻找稳健的节奏感,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读好与悟好师生关系学的这门功课,坚守友善的服务心态,把握育人的语言艺术,努力在每一个时间单元里掌控全局,用日拱一卒的恒心与韧性陪伴学生共同成长。

02

实践经验:从日常管理到心理关怀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以下是一些来自一线班主任的成功经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多渠道了解学生情况:通过课堂互动、课间聊天、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例如,有班主任通过和学生聊“三国杀”游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2. 保持开放的沟通态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轻易评判。当学生遇到情感问题时,要用真诚的态度去倾听和引导。

  3.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业上表现平平,但在体育或艺术方面却很有天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班级管理的艺术

  1. 制定合理的班规:班规的制定要简洁明了,同时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他们会更有认同感。例如,可以设立“遵守上课时间”、“尊重他人发言”等基本规则。

  2. 培养班级核心力量:通过选拔班干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同时,要给予班干部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

  3. 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例如,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团队建设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集体的温暖。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缓解压力。例如,可以开展“如何面对挫折”、“时间管理技巧”等主题讨论。

  2. 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形成教育合力。

  3. 关注特殊群体: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或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可以通过设立助学金、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03

案例分析: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

在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位班主任通过一系列措施,成功帮助一个班级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重燃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问题诊断

该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 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 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
  • 沉迷游戏,缺乏学习动力
  • 人际交往能力薄弱
  • 奉献意识和感恩意识不足

解决方案

  1.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将学生分为就业型、参军型和专升本型三类,分别给予针对性指导。

  2. 专业认知教育:通过班会介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自信。

  3. 开展多样化活动: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包括普法竞赛、科学知识学习、科普活动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 经典朗读活动:每天安排固定时间朗读《治国理政》内容和英语经典,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实施成效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该班级发生了显著变化:

  • 学生逐渐摆脱游戏瘾,作息规律化
  • 学习积极性提高,得到任课老师好评
  • 多名学生加入系部学生会,班级凝聚力增强
  • 在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自信心提升

经验总结

  1. 用爱创造良好环境:通过组织谈心活动,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 永远保持希望: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3. 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培养班干部,发挥学生骨干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

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班主任如何通过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行动,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自信,最终实现班级的整体进步。

04

结语

处理好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班主任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始终保持一颗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心,用智慧和耐心去化解各种挑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