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你真的做对了吗?
立春养生,你真的做对了吗?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中医理论中,立春养生以养肝为主,因为春季属木,与肝相应。此时阳气初生,万物复苏,人体的养生之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
饮食调养
立春时节,饮食应以“升补”为主,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白萝卜、山药、香菜、韭菜、生姜、洋葱、茼蒿等。同时,应减少进食酸味食物,如橘子、山楂等,因为酸味入肝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春季人容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多补水。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起居调养
立春过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顺应时节,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晚上11点前上床,早上8点前起床。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宜过早减掉冬衣,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要谨慎。如果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运动调养
立春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冬天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需注意的是,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等到天气更暖和些,就可以增加一些户外运动,去接触大自然,如打乒乓球,放风筝,既能防止视力衰老、缓解颈椎病,还能放松心情。
情志调养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养肝的关键就是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情舒畅、心境恬淡愉悦。俗语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季既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立春后,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生长繁殖,容易侵犯人体。因此,这个时节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多开窗通风,防止疾病发生,慢性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自身调养,防止旧病复发。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保健方法
立春养生,可每天梳头百下,这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俗话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晚上泡脚可以祛除一个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从而助养人体生发的阳气。泡脚要注意方法,每天泡30分钟左右,身体感觉温暖即可,不能图一时之快,大汗淋漓,导致伤精耗气。
养生误区
饮酒伤肝:喝酒脸红其实是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会造成乙醛在体内堆积,堆积以后可以造成肝的代谢障碍,可以造成肝的甘油三酯的堆积,可以造成脂质代谢障碍,所以它对肝细胞的损害是更重的。还有一种造成脸红和全身皮肤发红的情况,是因为酒精过敏,酒精过敏除了对肝脏损害以外,会造成更严重的反应。
食用动物肝脏补肝: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一个重要器官,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往往会残留在肝脏里面,我们食用了动物的肝脏,也是将这些毒素摄入到了体内。对肝病患者,吃了肝不但不能起到补肝的作用,可能还会加重病情。
立春养生是全年养生保健的基础,只有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才能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立春养生,遵循自然规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