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知吗?开门┋食物中毒种类多,预防攻略请收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知吗?开门┋食物中毒种类多,预防攻略请收藏!

引用
科普中国网
1.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481833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了解其发病特点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类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及其预防方法。

食物中毒发病特点

  1. 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数人发病。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
  2. 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为主
  3. 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这些特点对诊断食物中毒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四类常见的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来源为农药中毒、亚硝酸盐、农药、锌、瘦肉精等化学性有害物质。

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失去毒性,故绝大多数有机磷农药与碱性物质,如肥皂、碱水、苏打水接触时可被分解破坏,但敌百虫例外,其遇碱后毒性更大。

预防攻略:

  1. 在选购果蔬时,尽量选择应季的、新鲜的、无异味的。
  2. 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或削皮之后食用。
  3. 蔬菜粗加工时使用流水反复刷洗,叶菜类蔬菜应掰开后逐片刷洗,次数不少于三次,且先洗后切。
  4. 禁止食用因农药致死的畜禽。

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其生物半衰期24h,摄入0.30.5g就可以中毒,13g可致人死亡。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潜伏期一般为1~3h,短者10min,大量食用蔬菜引起的中毒可长达20h。

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青紫等组织缺氧表现,也称为“肠源性青紫”。病人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心率快,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预防攻略:

  1. 搁置久了的蔬菜会逐渐产生亚硝酸盐,所以勿食存放过久或变质的蔬菜,剩余的熟蔬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过久。
  2. 腌菜时所加盐的含量应达到12%以上,至少需腌制20d以上再食用。
  3. 少吃罐装的肉类食品。

锌中毒

锌中毒潜伏期很短,仅数分钟至1h。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持续性呕吐、上腹部绞痛、口中烧灼感及麻辣感,伴有眩晕及全身不适。体温不升高甚至降低。严重中毒者可因剧烈呕吐、腹泻而虚脱。

预防攻略:

  1. 食品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均不可使用镀锌容器和工具接触酸性食品。
  2. 扇贝、牡蛎等含锌高的食品,不可天天吃,建议一周一两次即可。
  3. 补锌产品的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乱补。

瘦肉精的预防

  1. 尽量选择资质齐全、品质有保证的市场采购新鲜肉品。
  2. 观察肉色较深,肉质异常鲜亮,脂肪非常薄,肥瘦明显分离且有黄色液体流出,可能使用过瘦肉精,不建议食用。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相信年轻的小伙伴们对贝类(贻贝类、蛤类、牡蛎、扇贝类等)并不陌生,甚至有不少人还很爱吃,让人对它欲罢不能,但它确实是人们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来源之一,另外河豚鱼、组胺含量高的鱼(鲐鱼、青鱼、沙丁鱼、秋刀鱼等)、毒蕈(俗称毒蘑菇)、氰甙类食物(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木薯等)、棉籽油等,都是有毒动植物的来源。

毒蕈中毒

蕈类通常称作蘑菇,中毒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由于其种类较多,所以中毒的临床表现也比较多,如胃肠型、溶血型、神经型、肝脏损害型、类光过敏型等。

预防攻略:

预防毒蕈中毒最根本的方法是不要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形态特征识别法是指通过观察子实体的外形、颜色、气味及分泌物等形态特征来识别蘑菇是否有毒,该方法较为直观,是对长期以来人类识别毒蘑菇经验的总结,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组胺中毒

当食用了组胺含量高的鱼后,10min~2h内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热感,全身不适,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过速、胸闷、血压下降。有时可出现荨麻疹,咽喉烧灼感,个别患者可出现哮喘,一般体温正常。

预防攻略:

  1. 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尤其是过敏体质者。
  2. 常温条件下存放时间过长或解冻时间不能过长。
  3. 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如鲐鱼、金枪鱼、竹鰤鱼等),家庭在烹调前可采取一些去毒措施。首先应彻底刷洗鱼体,去除鱼头、内脏和血块,然后将鱼切成两半后以冷水浸泡。在烹调时加入少许醋,可使鱼中组胺含量下降。
  4. 避免进食深海鱼的头及内脏,如肝、肠及卵巢,这些部位含毒素较多。

麻痹性贝类中毒

麻痹性贝类毒性强,纯石房蛤毒素0.5mg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对贝类中毒尚无有效解毒剂,有效的抢救措施是尽早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的方法,及时去除毒素,同时对症治疗。

预防攻略:

平时尽量不吃赤潮期的贝类。食用贝类时,要除去其内脏,吃贝肉即可,避免喝汤。

氰甙类食物中毒

含氰甙类食物中毒的有毒成分为氰甙,其中苦杏仁含量最高,平均为0.1%,其他果仁平均为0.4%0.9%。苦杏仁中毒的潜伏期短者0.5h,长者12h,一般为1.02.0h。

苦杏仁中毒时,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较重者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时可嗅到苦杏仁味。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昏迷、四肢冰冷,继之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牙关紧闭、全身阵发性痉挛,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此外,还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预防攻略:

  1. 勿食苦杏仁等果仁,包括干炒果仁。
  2. 食用木薯时通过去皮、蒸煮等方法也可使氢氰酸挥发掉。

真菌和霉变食物中毒

麦类、玉米、甘蔗等保存不当而霉变,会引起真菌和霉变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030min,也可长至24h,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昏、头痛、嗜睡、流涎、乏力,少数病人有发烧、畏寒等。

急救与预防:

甘蔗中毒后应尽快催吐、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并对症治疗。由于目前尚无特殊的方法,故应不买、不吃霉变的甘蔗。不成熟的甘蔗容易霉变,故应成熟后再收割。为了防止甘蔗、麦类、玉米霉变,贮存的时间不能太长。

细菌性食物中毒

新疆一牧民,曾因食用了家里自制的豆类发酵食品,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引起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是肉毒梭菌所致,以家庭自制植物性发酵品多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对罐头瓶装食品和凉拌菜等引起的中毒也有报道。

畜肉、禽肉、鱼、乳、蛋类、剩饭、米糕、米粉等易被致病性细菌污染,其中,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细菌的家族比较庞大,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等。有研究者,对各种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发现检出率最高的是肉制品3.9%,其他分别为生牛乳2.5%、生鲜肉2.0%、乳制品1.3%、水产品0.9%。

预防攻略:

  1. 盛装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并注意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2. 食品在食用前加热充分,尤其是肉类煮至中心部位变为灰色而无血水为宜。熟肉制品长时间放置后应再次彻底加热才能食用。
  3. 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食品及各种熟制品应低温贮藏,沙门氏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但在20℃以上就能大量繁殖。

以上就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相关情况,一定要牢记。这样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才能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