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从“生态疮疤”到城市“后花园”
滹沱河:从“生态疮疤”到城市“后花园”
站在石家庄的滹沱河畔,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碧波荡漾的水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群的白鹭在岸边嬉戏,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这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条干涸、污染的河流。
滹沱河,这条全长588公里、流经石家庄205公里的“母亲河”,经过大规模生态修复,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据统计,修复工程形成水面2922公顷,相当于4.6个西湖;新建绿地10289公顷,相当于1.4万多个足球场。曾经的“生态疮疤”,如今已成为石家庄的“后花园”。
水质的改善是生态修复最直观的成效。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水、上游水库水和再生水的生态补水,滹沱河实现了全年有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生态屏障,也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最令人欣喜的是,滹沱河已经成为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据统计,这里有220种鸟类栖息,其中包括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年候鸟迁徙季,在滹沱河湿地停留的鸟类数量达上百万只。摄影师曹鑫见证了这一变化:“十多年来,从相机到无人机,拍摄工具不断更新,却赶不上滹沱河的变化快!”
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环境,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滹沱河沿岸的太平河城市片区被规划为“拥河发展”的起步区、示范区、引领区。京东(正定)智能电商结算产业基地等项目相继落户,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正定县,滹沱河生态修复带动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塔元庄村发展起休闲农业,吸引京津地区的游客前来观光。在太平河城市片区,学府路跨太平河桥的通车进一步畅通了区域交通循环。
然而,滹沱河的生态修复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区域管理不到位,存在垃圾乱扔现象。一些景点设施不完善,如垃圾桶少、厕所远等。滹沱河艺术生态岛等区域开发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和旅游价值。
为了更好地欣赏滹沱河的美景,建议选择下午3点后前往,此时光线柔和,景色最美。推荐的打卡地点包括天鹅湖、芦苇荡、滹沱河大桥等。需要注意的是,水边蚊虫较多,要提前做好防蚊准备。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靠近水面的地方,建议穿冲锋衣、软壳衣或羽绒服,并戴好帽子和围巾。如果打算搭帐篷,建议选择远离水边的无风处,比如树林里或揽秀塔附近。
滹沱河的生态修复是石家庄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这条曾经干涸的河流,如今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