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特色小吃品牌化:从“石字号”到城市新名片
石家庄特色小吃品牌化:从“石字号”到城市新名片
“石家庄牛肉板面”这一品牌名称的变更,引发了关于地方特色小吃品牌化的广泛讨论。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以其包容性孕育了众多特色小吃。如今,这些小吃正谋求品牌化发展,以期成为城市新名片。
政策引领:打造“石字号”品牌矩阵
2018年,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提升石家庄传统特色美食形象唱响“石字号”地方餐饮品牌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利用三年时间,通过举办美食节、烹饪技艺比赛、名品评选等活动,培育一批“石字号”地域特色美食品牌,打造“吃在石家庄”城市名片。
具体措施包括:对传统特色美食进行挖掘整理,认定“石字号”传统特色美食之乡、品牌店、特色名吃和老字号;推动传统特色美食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鼓励建立美食创新研发中心;打造正定县传统特色美食一条街和市区特色美食街区;举办石家庄美食节和特色美食大巡展等。
品牌实践:燕春大集的启示
燕春大集是石家庄品牌化战略的成功案例。这家位于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口的餐饮集合体,经营面积达2000平米,是一家经营地道西安风味特色小吃的餐饮集合体。为保证原汁原味,燕春大集从西安请来传统老手艺人,所用米面食材及装修材料均从西安运来,设有36个档口,提供百余种西安小吃。
品牌管理方面,后众品牌管理参与了燕春大集从筹备到开业的全过程,负责品牌策略、视觉形象完善及营销推广。通过抖音、视频号、公众号等自媒体矩阵,助力品牌实现曝光度与商品转化率的双重增长。
挑战与机遇:品牌化之路的思考
品牌化过程中,石家庄面临诸多挑战。以牛肉板面为例,这一源自安徽太和的小吃,在石家庄已发展出独特风味,但“去安徽化”的举措引发争议。太和县也在积极打造板面品牌,两地形成竞争关系。
标准化难题也是品牌化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传统小吃往往依赖手工技艺,如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实现标准化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消费者习惯的培育同样重要。正如温州市现代集团副总经理陈加泽所言,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挑战:龙头带动不足、产品品质保障和消费习惯培育。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并重
随着预制菜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石家庄特色小吃的品牌化之路将迎来新机遇。2023年9月,全国预制菜供应链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为当地特色小吃的产业化、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然而,品牌化不应以牺牲传统为代价。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应注重文化传承,让每一道小吃都成为城市历史的载体。只有这样,石家庄的特色小吃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闪亮名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