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正念中心推荐:寺庙冥想活动
哈佛正念中心推荐:寺庙冥想活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发现,冥想不仅能够缓解压力和焦虑,还能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力,改善睡眠质量。通过在寺庙进行冥想活动,人们可以在宁静的环境中体验心灵的平静与宁静,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什么是冥想?
冥想是一种古老的修炼方式,通过专注和放松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它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我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就源自那个时期。《庄子》中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科学证实:冥想的神奇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冥想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医生John Denninger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冥想可以影响与压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进行瑜伽、冥想和听减压教育音频。结果显示,即使是从未练习过的新手,也能通过20分钟的冥想活动,增强与能量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相关的基因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压力相关基因的表达。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每天12分钟的瑜伽冥想持续8周,可以使端粒酶活性增加43%,这表明压力诱发的衰老过程得到了改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冥想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益,还能改善身体健康,甚至延缓衰老。
寺庙冥想:独特的环境优势
虽然冥想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但寺庙环境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寺庙通常位于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有助于初学者更容易进入冥想状态。此外,寺庙的氛围和文化背景也为冥想提供了额外的价值。
寺庙冥想的具体操作方法
以达玛卡亚冥想法为例,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冥想方法,适合初学者。具体步骤如下: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双掌朝上,右手压在左手上,盘腿坐(右腿压在左腿上)。这种坐姿称为“禅定式”,是佛家冥想打坐时最常见的坐姿之一。如果做不到标准坐姿,安静地坐着也可以。
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想象面前出现一个发着白色光亮的物体,可以是圆球或佛陀的形象。
想象这个光球从鼻子吸入脑中。女生从左鼻孔吸入,男生从右鼻孔。
想象光球依次移动到鼻梁、大脑、嘴里、喉咙、胸口,最后停留在身体中心(肚脐往上约两指的位置)。
在光球移动到每个位置时,心中默念三次咒语“samma araham(萨嘛 阿拉汗)”。当光球停留在身体中心时,持续念诵。
这种冥想方法不需要太多时间,短则三两分钟,长则没有上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寺庙冥想与其他冥想方式的区别
与其他冥想方式相比,寺庙冥想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环境优势:寺庙通常位于安静的地方,远离城市喧嚣,有助于更容易进入冥想状态。
文化氛围:寺庙的佛教文化氛围可以提供额外的精神支持和启发。
专业指导:寺庙通常有经验丰富的僧人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社交价值:在寺庙进行冥想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和进步。
实用建议
如果你对寺庙冥想感兴趣,这里有一些建议:
选择一个适合的寺庙:可以提前了解寺庙的开放时间、冥想活动安排等信息。
穿着舒适的衣服: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以便更轻松地进行冥想。
带上必要的物品:如坐垫、水杯等。
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对冥想的效果有过高的期待,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其自然。
持之以恒:冥想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不要因为短期看不到效果就放弃。
通过在寺庙进行冥想,你可以在宁静的环境中体验心灵的平静与宁静,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无论是为了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还是提升专注力,寺庙冥想都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