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生退学潮:压力、心理与应对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生退学潮:压力、心理与应对之道

引用
中国新闻网
11
来源
1.
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4-13/9453360.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S-O-R%E6%A8%A1%E5%BC%8F/7798405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99VMBT0534I43Y.html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30537.shtm
5.
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6-12/30/content_27826213.htm
6.
https://ytapp.jiaodong.net/system/2024/11/06/200668876.shtml
7.
https://kaoyan.eol.cn/nnews/201701/t20170103_1480867.s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1-04-13/detail-ikmxzfmk6469749.d.html
9.
https://wiki.mbalib.com/zh-tw/S-O-R%E6%A8%A1%E5%BC%8F
10.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8%BA%E6%BF%80%EF%BC%8D%E5%8F%8D%E5%BA%94%E7%90%86%E8%AE%BA
11.
https://html.rhhz.net/yjyjyyj/html/20240205.htm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布《拟对超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的公示》,拟对5名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研究生退学现象的关注。

近年来,研究生退学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广泛讨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研究生群体面临的多重压力和心理困境。

01

重压之下的研究生群体

研究显示,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研数据,35.5%的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研究生存在焦虑问题。其中,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压力源包括:

  1. 学业压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阶段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博士阶段,研究课题要求具有创新性,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需要重新开始。

  2. 就业压力:毕业年级的研究生不仅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还要面对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据统计,2014年约三分之一的博士生毕业时没有找到稳固的工作,这种双重压力让许多学生感到喘不过气来。

  3. 导师关系:调查显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频率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当一个导师同时指导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获得的指导和支持往往十分有限。

02

S-O-R理论模型下的退学行为解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用S-O-R(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模型来分析研究生退学行为背后的机制。

  • 刺激(S):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导师关系等外部因素。这些刺激持续作用于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 有机体(O):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面对持续的压力,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研究表明,超过40%的研究生经历过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而只有6%的学生认为在面临压力时可以向导师寻求帮助。

  • 反应(R):最终的行为反应,即退学决策。当压力超过个体的应对能力,且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时,退学就成为了一种逃避压力的途径。

03

解决之道:构建支持系统

面对研究生退学潮,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构建支持系统:

  1. 改善导师指导模式:建立多导师指导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术和情感支持。导师应定期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心理状态。

  2.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支持覆盖到研究生群体,特别是博士生。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辅导中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3. 建立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减少对单一学术成果的过度依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指导,帮助他们规划未来。

研究生退学潮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深入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为研究生群体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