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少年犯罪频发:家庭、社会、学校如何共筑防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少年犯罪频发:家庭、社会、学校如何共筑防线?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2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qtxgfl/202110/t20211025_574843.html
2.
https://www.sohu.com/a/392354049_100006445
3.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326925359.html
4.
https://www.dab.org.hk/post/%E6%94%B9%E5%96%84%E5%AE%B6%E5%BA%AD%E9%97%9C%E4%BF%82-%E5%AE%8C%E5%96%84%E6%95%99%E8%82%B2%E8%BC%94%E5%B0%8E
5.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12/id/383643.shtml
6.
http://iolaw.cssn.cn/lgxd/200407/t20040721_4591729.shtml
7.
https://xianxiao.ssap.com.cn/catalog/6644197.html
8.
https://www.delilegal.com/news/industry/BNGZWTTxiyWdPdOsaRAwcJaDTXJpUqLu
9.
http://www.laulawyer.com/index.php/article/qianyijiatingduiqingshaonianfanzuizhiyingxiang
10.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5/id/246182.shtml
11.
http://www.xiongan.jcy.gov.cn/rcjc/rcgzdt/202012/t20201230_3087533.shtml
12.
https://www.spp.gov.cn/spp/llyj/202201/t20220127_542985.shtml

近日,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涉嫌杀害同学的案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广泛关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基层调研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如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10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及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5.6万人,占同期犯罪人数比重为4.82%,到2022年这两个数据已分别降至2.8万人、1.94%。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14-16周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占比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

从犯罪类型来看,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罪、聚众斗殴罪、强奸罪、抢劫罪及寻衅滋事罪分别居前五位,累计占比近七成。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则呈大幅下降趋势,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人数较2017年下降93.48%。

01

家庭因素:问题根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据统计,超过80%的涉罪未成年人来自问题家庭,如离异、留守、单亲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溺爱、粗暴、疏离等,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 溺爱型家庭:过度宠爱导致青少年任性、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一旦步入社会,容易不顾法律规范追求个人目标。
  • 粗暴型家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容易使青少年形成攻击性人格,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采取暴力手段。
  • 疏离型家庭:父母忙于生计,缺乏关爱和管教,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教育的缺失还体现在监护责任的不到位。北京密云法院近五年判处的38名未成年罪犯中,67%来自离异家庭。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审查逮捕的12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88%来自问题家庭,普遍存在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等问题。

02

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在当今社会,各种不良文化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渗透到青少年生活中,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负面影响。

  • 不良文化影响:暴力、色情内容的传播,尤其是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容易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这些内容往往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不相匹配,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 社会经济负面效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蔓延,使一些青少年价值观发生偏差。他们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将犯罪视为发财致富的途径。
  • 网络环境影响:网络上的虚假信息、网络犯罪等对青少年的辨别能力构成挑战。缺乏正确的网络使用指导,容易使青少年陷入网络犯罪的陷阱。

03

学校教育:预防关键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在预防犯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 法治教育不足:虽然普法教育逐步深入,但仍有不少学生对法律教育不感兴趣,只重视学习成绩。这导致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外界不良影响。
  • 心理健康教育缺失: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许多学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但早期干预机制尚不完善。
  • 专门教育体系不健全: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需要专门的教育和矫治措施。目前,虽然国家加强了专门学校建设,但具体实施办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04

综合预防对策

面对青少年犯罪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预防体系。

  • 改善家庭教育: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问题家庭,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减少不良文化内容的传播。同时,通过媒体宣传正确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 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将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配备专业教师。建立早期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 建立联动机制: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应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的预防网络。对于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应及时介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远离犯罪,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