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酒驾曝光!职场人如何自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酒驾曝光!职场人如何自救?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1/1128/c1008-32293631.html
2.
http://auto.sohu.com/20180103/n527082350.shtml
3.
http://jyj.gxzf.gov.cn/gzdt/12345667787ugh2345455554/t19573333.shtml
4.
https://hongsibu.gov.cn/xwzx/xzdt/202502/t20250210_4815746.html
5.
https://theduispecialist.com/zh/%E9%A1%B9%E7%9B%AE/%E9%85%92%E5%90%8E%E9%A9%BE%E8%BD%A6%E5%AE%9A%E7%BD%AA%E5%AF%B9%E4%BD%A0%E7%9A%84%E7%94%9F%E6%B4%BB%E5%92%8C%E8%81%8C%E4%B8%9A%E7%94%9F%E6%B6%AF%E7%9A%84%E5%BD%B1%E5%93%8D/
6.
https://jtgl.beijing.gov.cn/jgj/jgxx/94246/mtlj/326024036/index.html
7.
https://www.tongliao.gov.cn/xwzx/qxdt/202502/t20250211_922142.html
8.
http://www.nq.gov.cn/nqzd/nqzwgk/jbmsbz/ylws/jkkp/202308/b04fec6d1d3f4039b84065c14531649a.shtml
9.
https://www.xizang.gov.cn/xwzx_406/bmkx/202312/t20231213_393695.html

近日,广西纪委监委通报6名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案例,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包括乡镇干部、部门负责人等。这一事件再次敲响警钟:酒驾不仅违法,更可能断送职业生涯。

01

酒驾的多重代价

酒驾的后果远不止于法律处罚,它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职场人的生活和事业发展。

时间账:至少5年不能重新取得驾驶证

根据法律规定,酒驾不仅要被吊销驾驶证,而且再次取得驾驶证需要5年时间。如果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更是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经济账:罚款、保险不赔、可能需要雇佣司机

最直接的经济代价是酒后开车受到的经济处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此外,因酒驾导致5年甚至终身不能取得驾驶证,可能需要花钱雇请驾驶员,这笔隐形开支往往比直接罚款高得多。

事业账:公职人员可能被开除,普通员工可能被降职降薪

对公职人员来说,酒驾的代价更为沉重。按照规定,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出现饮酒驾驶违法行为,除受到交通法规处罚外,还将被通报给纪检监察机关,受到纪律查处。如果达到醉酒驾驶标准,受到刑事处罚,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即便是普通员工,也可能面临降职、降薪等惩罚。

02

如何避免酒驾?

职场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应酬的场合,如何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避免酒驾呢?这里有几个实用建议:

学会拒绝:提前说明身体原因

如果身体不适、女孩生理期、酒精过敏、吃了头孢类药物、加班身体劳累等客观原因,一定要实话实说、情真意切的告诉领导和同事。最好上桌之前私下和领导、同事沟通一下。去酒店路上的车里、等待客人的时候都可以。

应酬技巧:以茶代酒

酒可以不喝,话要到位。可以说:“今天实在抱歉,确实有特殊情况,只能以茶代酒,请领导不要怪罪,我今天就负责做服务工作,酒和茶放在我这边,我负责给大家倒茶斟酒。”

使用解酒产品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饮酒,可以提前服用一些解酒产品,如贺柏圣解酒小蓝片,帮助减轻酒精对身体的影响。但需要注意,解酒产品不能完全替代理性饮酒,更不能作为酒驾的借口。

培养良好的应酬礼仪

学会正确的敬酒顺序和话术,既能展现礼貌,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比如敬酒时可以说:“领导我敬您一杯,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一辈子都不会忘,很荣幸在您手底下工作,我学到了太多有用的本领。”

03

真实案例:酒驾带来的职场危机

某单位一把手正科实职领导,晚上在隔壁区喝酒,回来的路上被交警查到了,费了很大的关系去运作,还是免去了职务,降为了四主。工作虽然勉强保住了,职业生涯一片黑暗。

另一位大学舍友是隔壁市负责国有资产的,为人刚正清廉,得罪了领导。领导就找机会请他吃饭,席间强行灌酒,并宣扬“微醺开车”的好处,因为领导曾经雇过黑社会来堵过他,朋友也就猜到对方想做什么了,说什么也不喝酒,也就不欢而散...

这些案例无不说明:酒驾不仅可能导致法律制裁,还可能成为职场发展的“致命伤”。

04

结语:远离酒驾,守护职场未来

面对酒驾这个职场“隐形杀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高度警惕。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也为了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坚决对酒驾说“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