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亲子共读新趋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亲子共读新趋势
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语文教材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部编版教材的推出。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一个名为“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悄然出现,这标志着亲子共读正式纳入了国家课程体系。
亲子共读:不只是讲故事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设立,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理念。研究表明,亲子共读对儿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能显著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与日常口语相比,绘本语言往往包含更丰富的词汇和更复杂的句法结构。通过亲子共读,儿童能够接触到更多样化的语言输入,从而促进其语言发展。
更重要的是,亲子共读还能促进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绘本中的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表达,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例如,研究发现,0-5岁儿童绘本中的单词比日常对话中的单词具有更高的情绪唤醒度。这些语言形式有助于儿童构建和传达对心理世界的理解。
家长的困惑:要不要陪孩子读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家长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位母亲在访谈中表达了她的困惑:“我和孩子待在一起,各看各的书,虽然看似是陪伴,但毫无交流。有时,我认为自己应该陪伴孩子读他喜欢的书,但这些书都不是我爱看的,这样做是不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对此,教育专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熊生贵认为,家长无需刻意陪伴孩子共读,做好自己的阅读示范即可。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常务学术委员汤勇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阅读,便没有资格要求孩子阅读。父母陪伴孩子阅读童书,是养成良好阅读风气的方法。”
如何让亲子共读更有质量?
对于决定开展亲子共读的家长来说,如何让这一过程更有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选择合适的读物至关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读物,如经典童话故事、名家儿童诗、获奖绘本等。
其次,创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也很重要。可以专门布置一个阅读角,配备舒适的座椅和充足的光线。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互动环节。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阅读,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亲子共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应该成为一种深度的互动体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讨论人物的行为动机,甚至可以一起表演故事中的场景。这种深度的互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亲子共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但请相信,这份坚持终将开花结果。当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当亲子关系因为共读而变得更加亲密,当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终身阅读的习惯,你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