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千行百业,工信部最新规划出炉!
软件定义千行百业,工信部最新规划出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将“软件定义”作为未来五年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之一。《规划》提出,“软件定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标志,已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什么是“软件定义”?
“软件定义”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软件来控制和管理硬件资源,实现灵活的业务创新和快速的市场响应。具体来说,“软件定义”包括多个层面:
- 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涵盖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的软件化控制,还包括非数据中心的边缘基础设施。
-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将所有基础设施元素虚拟化并以“即服务”方式交付,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
- 软件定义计算(SDC):将计算功能从硬件中抽象出来,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
- 软件定义存储(SDS):将存储软件与硬件分离,运行在标准服务器上,打破对专有硬件的依赖。
- 软件定义网络(SDN):将网络控制功能与转发功能分离,实现网络流量的集中管理。
“软件定义”如何改变传统行业?
以汽车行业为例,软件定义正在推动汽车产品发生颠覆性变革。在软件定义汽车(SDV)模式下,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可迭代、可升级的智能终端。通过OTA(Over-The-Air)技术,汽车制造商可以像智能手机厂商一样,持续为车辆推送新功能和优化升级。
某自主车企的软件定义汽车项目显示,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是实现软硬解耦,以软件架构为主导,硬件资源整合为核心驱动力,打造软硬件平台,支撑应用及功能生态构建。软件定义汽车需要软件主导整车硬件和功能设计,将计算与通讯作为关键支撑,最终通过OTA方式加以实现。
软件产业迎来新机遇
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保持两位数的产值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增长,国产人工智能实现产品跃升、产业升级,并正在深刻影响软件的产品形态、技术架构、开发方式以及产业格局。
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加速,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软件赋能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市场空间正逐步打开,崛起突围正当时。
未来展望
随着“软件定义”理念的深入发展,软件正在成为各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汽车,软件正在重新定义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软件不仅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更将重塑整个社会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