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淞沪会战下的上海:市民生活的艰难与坚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淞沪会战下的上海:市民生活的艰难与坚韧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9A0014R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8A05SG500
3.
https://www.ccphistory.org.cn/shds/ssjc/content/47720c12-53f7-4e1f-9630-098e43c44e0b.html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9E%E6%BB%AC%E6%9C%83%E6%88%B0
5.
https://www.19371213.com.cn/information/news/202408/t20240813_4738642.html
6.
https://www.19371213.com.cn/research/rbqhnjdtsyj/202309/t20230915_4012362.html
7.
http://www.news.cn/mrdx/2022-08/12/c_1310651940.htm
8.
https://m.krzzjn.com/show-607-44448.html
9.
https://m.krzzjn.com/show-897-82290.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9E%E6%B2%AA%E4%BC%9A%E6%88%98
11.
https://m.krzzjn.com/show-1247-63270.html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不仅改变了上海的城市面貌,更彻底颠覆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01

生活费指数暴涨,市民收入锐减

战争爆发后,上海迅速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以1936年为基期,工部局统计的生活费指数显示,1942年已高出19倍,1943年更是飙升至72倍,到1945年竟高达60581倍。这种疯狂的通胀速度,使得市民的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工部局的年报显示,到1940年,上海职工的实际工资已降至战前的一半。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况进一步恶化。根据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工厂财务资料显示,1942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仅相当于1938年的42.87%,1943年更是跌至35.16%。这种收入的断崖式下跌,使得普通市民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02

租界内外:两个世界的生活

随着战事的推进,上海租界成为难民的集中地。据统计,到1938年上半年,上海租界人口已从战前的167万骤增至450万。这种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租界内外的生活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租界内,虽然物资供应紧张,但相对安全的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孤岛”。一些企业和单位通过发放实物津贴来缓解职工困境。例如,上海中央储备银行不仅薪资高于其他银行两三倍,还每月配给头等大米、面粉、生油等日用品。而上海电话公司虽增加津贴,但分配不均,引发内部不满。

与此同时,租界外的华界地区则陷入战火的摧残。许多市民只能依靠实物配给度日,生活条件日益恶化。一位小职员在《申报》投稿诉苦:“每餐菜经常是一荤一素。米大多数托人从游击区带来,价值较孤岛便宜。肉类等荤菜也请人从乡下带出:素菜中除有些必需小菜场购买之外,其余黄豆,花生,蚕豆,咸菜,萝卜干,也向乡亲经来。”

03

城市的两面性:畸形繁荣与民生困苦

在淞沪会战后的上海,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景象:一方面是民生困苦,另一方面却是畸形的繁荣。由于人口集中,消费品需求大增,一些有钱人和生意人反而借此大发横财。舞场、游乐场、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场场爆满,呈现出一种虚假的繁华。

教育界也受到严重影响。一位教师在报纸上呼吁:“目前生活指数将超战前六倍,但学杂费之征收、纵已增加亦无六倍之巨。在此时期,学生家属及一般社会人士均应体谅教职员生活之清苦,暂时忍痛接受教职员之呼吁,酌增教育费之负担。”

04

社会各界的应对与努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民生问题,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措施应对。许多企业和单位通过发放实物津贴来缓解职工困境。同时,一些慈善机构和个人也积极展开救济活动。例如,杜月笙曾在电台演说,呼吁市民捐棉背心支援前线。

法国神父饶家驹设立的南市难民区,最多时收容了近50万难民,为许多中国难民提供了庇护。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在战乱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05

坚韧精神:上海市民的生存智慧

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上海市民展现出惊人的生存智慧和韧性。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应对生活困境:有人开始“囤物”而非“囤钱”,有人则利用旧衣改制,甚至将两件破旧衬裤缝合成一件。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许多人选择步行出行,尽量减少开支。

淞沪会战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民生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上海市民展现了非凡的韧性和智慧,社会各界也积极展开自救和互救,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岁月。这段历史不仅是淞沪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淞沪会战下的上海:市民生活的艰难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