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理解实证、阐释和批判三种研究取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理解实证、阐释和批判三种研究取向?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15/09/60669552_1149063928.shtml

实证、阐释和批判三种研究取向是社会科学中重要的方法论体系,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立场。本文将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视角,简要介绍这三种研究取向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特征。


图源:百度百科

一、本体论和认识论

我们首先关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概念。

本体论关注存在(being)。它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人的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有没有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它独立于我们的看法而存在。

认识论涉及知识。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进一步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能在社会现象中得到“真实”或“客观”的联系吗?其次,我们能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建立起这样的联系吗?

二、两种相反立场

大卫·马什在《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中根据本体论的分歧做出如下分类。

1.基础主义/客观主义/现实主义:存在一个“真实”外部世界,它独立于我们的知识存在,有客观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真理。

2.反基础主义/建构主义/相对主义:世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不能独立于人的活动和认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相对的、地方性的和有限制的。

三、实证、阐释和批判

实证主义发端于孔德,孔德综合了近代两种启蒙哲学传统的方法论,一方面继承英国经验主义,对社会具体现象采取观察、实验、归纳和因果解释方法,另一方面吸收法国理性主义传统,重视推断演绎,以寻找指导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则和自然法则(郭台辉,2019)。

对实证主义者而言,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大体相同,将自然科学如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学科的方法引入社会科学是可行的。

社会科学的目标则是做出因果性陈述,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解释当下并预测未来,如孔德所言:“实证精神是为了预测而观察,根据自然规律不变的普遍信条,研究现状比以便推断未来”。

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更重视量化研究方法,研究者在社会现象中建立起规律性的联系和理论,通过直接观察、实验等手段检验假设,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做到价值中立。

阐释立场通常被认为由韦伯所开创,有学者认为,马克思·韦伯做的努力实际上在调和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间的鸿沟。

一方面他主张个体实在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有自由意志的能动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受文化、环境等建构物的制约,其间的复杂联系也远超社会科学。因此不能只探索因果机制,而要解释因果之上的文化、心理要素;另一方面他也不完全采纳人文主义的观点,主张以实证的手段观察研究对象,认为个体体验不能完全作为研究依据(岳天明,2021)。

在世界观方面,阐释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社会或话语构建的产物。关于社会现象的知识不能独立于人们对它的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意义需要进入话语、背景和传统中探索,研究者应专注于这些传统、背景和话语。

在方法论方面,这一取向更加青睐定性方法,由于不存在客观真理,世界又是社会建构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社会的建构物,定性方法可能产生误导性的结果,因此访谈、深描和民族志等定性方法更受欢迎。

批判现实主义很大方面得益于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批判孔德实证科学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学说,并以人的物质劳动为纽带,将社会与自然二者有机合一,把以生产关系为主带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看成有机体的自然发展史过程,从社会运动现象中把握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变化的联系。这种联系即为规律(李天保,2019)。

批判现实主义在本体论方面与实证主义一致,都承认存在一个可被认识的客观世界。

但是在认识论方面,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象和理论之间存在无法直接观察的深刻结构,直接观察得到的结论可能是虚假的。同时批判现实主义的目的不在认识和预测世界,也不重点关注理解与阐释,而是“改造世界”并“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方法论方面: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存在一个明确的外部世界,但也强调社会建构对世界的影响,因此定性定量资料的运用价值被加以肯定。

参考文献

[1]郭台辉.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之维[J].中国社会科学,2019(08):45-64 205-206.

[2]李天保.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六种“实证主义”[J].现代哲学,2019(03):17-32.

[3]岳天明.世纪之交的方法论之争与马克斯·韦伯的调适策略[J/OL].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34-144[2021-05-16].
https:///10.16783/j.cnki.nwnus.2021.03.014.

[4]大卫·马什,斯托克编;景跃进,张小劲,欧阳景根译.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孔德著,黄健华译.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