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新宠:猪肉、鸭肉、鸡蛋助你调理虚热体质
秋冬养生新宠:猪肉、鸭肉、鸡蛋助你调理虚热体质
秋冬季节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特别是对于虚热体质的人来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改善体质,提升免疫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利用猪肉、鸭肉和鸡蛋这三种常见食材,来调理虚热体质。
三种食材的养生功效
猪肉:滋阴补血的佳品
猪肉在中医养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记载:“猪肉性味甘、咸、微寒、无毒,滋阴补血,补气润肺”。猪肉能滋阴,润燥。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都有不错的食疗功效。
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发现铁匠在夏天炎热之时,还要对着火炉打铁,每天这样大汗淋漓地工作,身体却无不适。问其缘故,才知道铁匠都喝瘦肉熬的汤水,而且会撇去油花再饮用。王孟英也由此总结出猪肉滋阴的特点。
推荐食疗方:瘦肉汁
材料:猪瘦肉300克,生姜2~3片,盐适量。
做法:猪瘦肉洗净,剁成肉泥;切两片生姜,与剁碎的瘦肉一起加水在陶瓷碗中浸泡20~30分钟;再放置在锅中隔水蒸2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饮用。
注意事项:猪肉脂肪含量较高,过多食用会导致肥胖或血脉闭塞等疾病。三脂高、粥样动脉、脾虚便溏、痰湿内盛的人群,应尽量少吃猪肉。
鸭肉:清虚热的良药
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凉。能补阴益血,利水润肺,清虚热。民间有“夏吃公鸭,秋吃母鸭”的说法,据说公鸭肉性微寒,而母鸭肉微温。煲鸭汤需冷水炖,鸭汤易带土腥气,熬汤前,把鸭放入冷锅一次加足凉水,同时加姜片、葱段,要注意煲鸭汤不能用蒜调味。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熬,鸭肉烂熟再放百合、萝卜、冬瓜等配菜,潎掉浮沫煲至汤色白厚即可出锅。
但是,鸭汤并不适合所有人,像腹泻、肠胃炎患者以及血脂高、肥胖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用鸭汤。鸭汤也不要与鸡蛋、兔肉、鳖肉同食。
鸡蛋:营养全面的养生食材
鸡蛋的蛋壳、蛋清、蛋黄等部位均有药用价值。卵白为鸡蛋清,又名鸡子白,性偏寒,可治疗热邪引起的目赤、咽痛、烧烫伤等疾病,内服外用均有一定效果。卵黄为鸡蛋黄,又名鸡子黄,具有滋阴养血润燥功效,对阴血不足的心烦失眠、虚劳、呕逆、下痢等疾病有一定功效。
推荐食疗方:鸡蛋羹
材料:鸡蛋2个,温水适量,盐少许。
做法:鸡蛋打散后加入温水(水与蛋液比例约为1.5:1),加入少许盐调味,蒸10-15分钟至凝固即可。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严重者,生品内服需慎用。
秋冬养生的具体方法
秋冬养生要遵循“养收”的原则,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饮食调理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由于天气干燥、凉爽变化不同,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
推荐食材:
主食及豆类: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肉类: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 类等。
蔬菜: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水果: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其他: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适度运动: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预防疾病: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虚热体质的饮食注意事项
虚热体质的人往往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夜间盗汗、面部潮红、心烦意乱等症状。调理虚热体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理脾胃:虚热体质的人往往伴有脾胃虚弱,因此需要先调理脾胃。可以适当食用莲子、玉米、黑豆、粳米、山药、芡实、茯苓等食材,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之物。
清上暖下:虚热体质的人往往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因此需要清上暖下。可以适当饮用莲子心桂花茶,取莲子心3克、桂花6克,开水冲泡即可。二药一温一凉,相互制约,清上暖下,解渴而不伤阳。还可以适当饮用红茶、普洱茶、玫瑰花茶等。
适度清补:虚热体质的人往往虚不受补,因此需要适度清补。可以食用陈皮小米粥、桂皮山药焖排骨、四君子汤等食疗方。
避免辛辣油腻:虚热体质的人需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上焦的火热。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改善虚热体质,提升免疫力。但是,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