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北京驴打滚:黄豆面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北京驴打滚:黄豆面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92438035_120997562
2.
https://m.sohu.com/picture/770866481
3.
https://post.smzdm.com/p/a4xrdw68/
4.
https://www.sohu.com/a/680602301_121718683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2%E6%89%93%E6%BB%BE/104192
6.
https://www.sohu.com/a/791584295_121308756
7.
https://m.spdl.com/baike/3408.html
8.
http://www.kaiyuncare.com/sys/recipe/detail/25792?share
9.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47918/
10.
https://food.qianggen.net/2013/0307/33178.html

在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一款名为“驴打滚”的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北京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驴打滚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经过蒸制、裹馅、滚豆面等工序制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从清朝宫廷御膳到街头巷尾的小吃,驴打滚不仅承载着北京人的情感记忆,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城市美食季活动中,驴打滚更是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体验,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美食桥梁。

01

历史渊源:从宫廷到民间的流传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清朝,最早源于满洲,后传入北京。关于驴打滚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驴打滚的名字来源于其制作过程中的形象比喻。当蒸熟的黄米面裹上豆沙馅后,在黄豆面中滚动,就像驴在地上打滚时扬起的灰尘,因此得名“驴打滚”。这种说法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所记载:“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另一种说法则与清朝宫廷有关。相传乾隆皇帝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将新疆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入宫中为妃,即香妃。香妃被抢入宫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而香妃的丈夫自从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眼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02

制作工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驴打滚的制作工艺讲究且精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制作黄豆面: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掌握火候,既要炒出香味,又要避免炒糊。炒好的黄豆面需要过筛,使其更加细腻。

  2. 蒸糯米皮:传统驴打滚使用黄米面,但现代多用糯米粉替代。将糯米粉加水调成面糊,上锅蒸熟。为了保证口感,需要在盘子上铺保鲜膜或抹油,防止粘连。

  3. 擀铺豆沙馅:在案板上铺一层保鲜膜,放上豆沙馅,再盖一层保鲜膜,用擀面杖擀成薄饼状。这样可以避免豆沙馅粘手,更容易操作。

  4. 铺糯米皮卷驴打滚:将蒸好的糯米皮放在案板上,撒上黄豆粉,擀成片状。然后将豆沙薄饼放在糯米皮上,卷起来,边卷边调节形状和厚度,最后均匀撒上黄豆粉。

03

文化内涵:不只是小吃,更是文化传承

驴打滚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中国人对食物命名的独特方式,往往通过形象的比喻或有趣的故事来吸引人们的兴趣。驴打滚的名字既形象又诙谐,让人联想到驴在地上打滚时扬起的灰尘,增加了食物的趣味性。

驴打滚的制作和食用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满族的狩猎生活到北京的市井文化,驴打滚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人对食物的创新精神,从最初的充饥食物发展成为一道精致的点心。

04

现代创新:传统美食的新生命

在现代社会,驴打滚也在不断创新中寻求突破。现代厨师和食品制造商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尝试加入各种新元素,如巧克力、抹茶、芒果、榴莲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此外,还有使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减少糖分添加,以适应健康饮食的趋势。

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驴打滚的口味,也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但无论如何创新,驴打滚的核心——黄豆面和软糯的口感始终得以保留,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05

结语:驴打滚的文化价值

驴打滚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其传统制作工艺和独特风味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保护。同时,面对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创新口味的探索也为这一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在保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适度融合现代元素,既保留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审美趋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