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需要进行穿刺抽水吗?
肝硬化腹水需要进行穿刺抽水吗?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处理方式因人而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王东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详细介绍了肝硬化腹水是否需要进行穿刺抽水的判断标准及具体操作方法。
肝硬化腹水的处理需要根据腹水量和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穿刺抽水。
- 如果腹水量较少,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穿刺抽水。
- 对于大量腹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伴有明显腹胀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穿刺抽水。在进行穿刺抽水时,可以在超声定位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肝硬化腹水的穿刺抽水主要有两种方法:
单次穿刺抽液:通过腹腔穿刺针直接刺入腹腔内,将腹水一次性抽出。这种方法适用于腹水量不是很多,且需要通过腹水穿刺来进行诊断的患者。
留置腹腔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反复多次放腹水,腹腔引流管可以在体内放置一个月左右。这种方法更适合于顽固性腹水,一次不能将腹水抽净或者需要反复多次抽腹水的患者。
两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相关科普知识
肝癌化疗一般几个疗程?
肝癌化疗可以做2~3个疗程,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肝功能情况来决定。肝癌的化疗可分为介入和全身化疗,在介入化疗的同时还可做肝动脉栓塞,主要适用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病情控制,以及肝癌手术后的复发预防,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当中所占比例最高。而肝癌的全身化疗在临床上使用较少,由于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使白细胞减少。因此在两次化疗期间需要一定的间隔时间让患者恢复,等指标正常后再继续下次化疗。化疗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容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疲惫无力等,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甚至是器官功能衰竭,所以需要定期的检测。
肝硬化腹水吃什么药好?
肝硬化腹水,没有特效药物,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药物:
利尿药物,例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利尿药物有助于消除组织水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的功效。可用于肝腹水的早期治疗,多数患者有效。
护肝药物,比如硫普罗宁、腺苷蛋氨酸。保肝药的目的是通过修复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等。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
抗病毒药物,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最常见病因,该药物的主要功效就是抗乙肝病毒,对控制肝硬化进展有重要作用。
抗纤维化药物,其主要目的是抗肝脏纤维化,从而延缓肝硬化的发展。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肝硬化腹水?
可以根据肝硬化腹水的症状进行判断,肝硬化腹水会出现以下症状表现:
腹部隆起,是肝腹水最为突出的症状。大量腹水在腹腔中存在,还会引起腹胀以及肝硬化引发的一系列其他症状,例如黄疸、嗜睡、腹部不适或疼痛,还可继发感染。
肝腹水患者一般营养状况较差,容易出现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等;肝硬化腹水晚期重症者还会出现卧床不起、腹泻或肝区隐痛等症状。
如果肝腹水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腹膜炎症状,如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的表现。
低白蛋白血症。肝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肝脏合成功能严重受损,特别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因此肝腹水患者会出现下肢浮肿、皮肤瘀斑等。
肝癌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如果怀疑肝癌,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癌有以下几种方法:
肝功能检查,肝功异常表明肝癌已属晚期或合并严重肝硬化,其中转氨酶、胆红素等可用于肝功能检测。
甲胎蛋白的测定,甲胎蛋白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特异性比较高的肿瘤标记物,和其他方法配合确诊率可以达到90%。其中2/3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但个体差异比较大。
一些其他的酶血指标,包括异常凝血酶原、 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以及血清岩藻糖苷酶等。
超声检查,超声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应用广泛,适用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可显示2cm以上的肿瘤。
CT或核磁检查,CT或核磁可以发现比较小的病灶,同时根据造影剂在病灶中快进快出的特点,可以准确的诊断肝癌。
肝穿刺活检,适用于可疑肝癌而其他方法不能确诊时,近年来在超声或CT引导下,用细针穿刺,抽取组织检测,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0%。
肝硬化腹水引起脚肿怎么办呢?
肝硬化腹水引起脚肿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药物治疗:临床上通常可使用利尿药物,例如呋塞米、罗内酯等,利尿药物可以通过促进排尿来缓解腹水和脚肿的情况,属于对症治疗,在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用药,以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如果水肿比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静脉注射白蛋白和利尿药物来缓解水肿,针对肝硬化的病因治疗尤为重要,比如针对肝炎病毒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饮水量和盐分的摄入。饮食方面多以优质蛋白的食物为主,例如牛奶、鸡蛋清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及时戒烟、戒酒,作息也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禁止出现熬夜的情况,以免加重病情。
肝癌疼痛如何缓解?
肝癌疼痛是由于肿瘤迅速增大、癌结节中心缺血坏死或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引起,或是肝癌发生肺、骨、淋巴结等肝外转移引起。除使用止痛药物之外,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缓解:
饮食不要过饱,不要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萝卜、韭菜、白薯等,以免引起腹胀,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诱发或加重肝区疼痛。
部分肝癌晚期患者由于癌肿较深,疼痛不明显,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消除疼痛,比如看看小说、漫画等做些喜欢做的事。
采用舒适的体位,减轻腹壁紧张的同时,避免对腹部造成压力。局部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一定要轻柔以免癌肿破裂。
护理人员及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鼓励,这样能缓解患者的压力,减少焦虑的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肝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要多长时间?
肝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要多长时间,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身体状态和所处的环境以及心态不同,导致期间的过渡时期不同,有些人可能是几个月,而有些人可能是几年,一般在一年左右。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食欲减低,日渐消瘦,当出现食欲降低时,很多人都会觉得是胃肠道的问题,但如果不仅出现了食欲减低,还出现饭后恶心消化不良,应注意肝脏的健康。
全身乏力,总是提不起精神,而且经常感到特别累,就应足够引起重视,日渐消瘦精力不足,这种情况也可能是肝癌早期的症状。
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肝区肿块也要注意肝癌的发生。
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或从肝脏起源的恶性肿瘤。同时肝癌也可以是从其他部位转移到肝脏,又被称为肝转移癌,其发病数量比肝脏原发性的肿瘤要高。肝癌的症状包括肋骨右侧下方的肿块或疼痛、腹水、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瘀伤、体重减轻以及身体的虚弱等。
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长期饮酒造成的肝硬化。其他原因包括黄曲霉毒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及肝吸虫。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总病例的八成,其次是肝内胆管癌。其他较为少见的有粘液性囊性肿瘤癌变及导管内乳头状胆道肿瘤癌变。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及医学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并通过组织活检确诊肝癌的发生。
怀疑肝硬化腹水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肝硬化腹水需要做以下几种检查:
腹部专科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腹部查体判断是否存在腹痛腹水的情况。
腹部普通彩超检查,通过该检查可以判断腹腔当中是否存在积液。其中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低的,而且还无辐射、无创。
全腹部增强CT或核磁检查,目的是为了探查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的情况,来诊断是否患有肝硬化腹水。
血尿便常规检查,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降低、贫血、尿路感染、大便潜血等。
肝功能凝血检查,目的是判断肝功能是否为失代偿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肝炎病毒自身抗体等目的是对肝硬化病因进行诊断。
肝硬化腹水有哪些护理措施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对于肝硬化腹水比较严重的患者,要注意尽量卧床休息,特别是大量腹水或顽固性腹水患者,还可以通过半卧位的方式改善腹胀和呼吸困难的情况。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多吃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鸡蛋、瘦肉、牛奶等,及时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例如苹果、橙子等。对于存在肝性脑病风险的患者,要控制每日蛋白质的过多摄入。
还要控制每日盐分和水的过多摄入,每日饮水量要根据尿量多少来控制,同时每日测量体重,如果出现短时间体重快速增加,就要严格控制喝水。
严格遵循医嘱,定期服用利尿药及保肝药,根据每日尿量来调整用药,定期检测肝功能,如果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腹腔内的积水较多,在进行穿刺引流手术后,需要注意穿刺伤口的护理工作,短期内禁止沾水,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相关问诊
- 患者最近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B超和CT都显示肝脏有异常,可能是肝癌,已经做了腹腔镜手术,术后CT报告显示肝右叶术区有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及散在液体影、积气影,想了解肝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
医生建议:对于早期肝癌,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70%。需要定期检查并对肝脏原发疾病进行治疗,目前不需要化疗。手术区域的术后改变属于正常现象,建议监测甲胎蛋白的动态变化。早期肝癌目前没有必要过早使用靶向药物和介入治疗。乙肝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口服槐耳颗粒、注射胸腺肽可以辅助治疗。
- 患者发现肝部不适,B超显示有肿块,疑似肝癌,想了解更多关于诊断和治疗的信息,患者在川北医学院住院等待手术治疗。
医生建议:根据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 肝癌 。建议进行全身PET-CT扫描以排除其他部位的转移。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微创手术的难度取决于肿块的位置和大小。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生活建议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
- 我有口苦口干口臭、夜间醒来等症状,去年体检发现慢性胆囊炎,最近配了两种药,想知道这个情况严重吗?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和超声报告,可能是 酒精性肝病 所致,导致肝功能受损。建议及时戒酒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情况不会太严重。日常生活中,应保证每天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细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运动。另外,长期口臭可能与口腔问题有关,建议去口腔科检查。
本文原文来自京东健康,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