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养生新姿势:升阳蹲了解一下!
初夏养生新姿势:升阳蹲了解一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随着初夏的到来,养生的重点也转向了养阳气、健脾胃、祛湿浊。在这个湿热交织的季节,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养生动作——升阳蹲,成为了不少人的新宠。
初夏养生,为何要养阳?
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指出,初夏时节既有春末的潮湿,又有初夏的湿热,湿重于热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湿邪侵袭肌表,容易让人感到疲倦困乏。因此,初夏养生调理应以养阳气、健脾胃、祛湿浊为重点。
升阳蹲:传统智慧与现代健身的完美结合
升阳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下蹲动作来提升人体阳气。这个动作虽然简单,却融合了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健身理念,既能提升阳气,又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协调性。
正确姿势,事半功倍
- 起始姿势: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或略宽;双臂交叉于胸前,下颌微收,腹部和臀部收紧。
- 下蹲动作:背部贴墙缓慢下蹲,骨盆紧贴墙面,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避免内扣。
- 保持停留: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最低点),停留10-15秒,保持背部贴墙。
- 起身复位:缓慢站起,直立后停留10-15秒再重复。
注意:初次练习可扶墙保持平衡,避免膝盖过度前倾。
科学原理:从运动生理到中医经络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下蹲运动能促进腿部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将有害代谢产物迅速清除。同时,下蹲时骨盆的运动还能牵拉脊柱,有助于纠正错位的脊柱小关节,增强腰背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下肢分布着足三阴、足三阳等多条经脉,通过下蹲运动可以激发这些经脉的经气,达到开闭行气、通行血脉的作用。同时,提肛屏气的动作还能刺激会阴穴及督脉,促进阳气升发。
多重益处,全面养生
提升阳气:提肛动作配合屏气,可以刺激会阴穴及督脉,促进阳气升发,改善阳气不足导致的手脚冰凉、疲劳等问题。
增强肌肉力量:锻炼股四头肌、臀大肌及小腿肌群,增强行走、爬楼梯的耐力。
改善盆底肌功能:预防男性前列腺问题、女性尿失禁,改善产后松弛。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排毒,增强免疫力。
实用建议:如何科学练习升阳蹲
频次与强度:每日晨起3-5分钟,从5个开始循序渐进,目标20个/组。连续完成20个表明力量与协调性较佳。
适用人群:久坐、熬夜者;盆底肌松弛女性;需增强下肢力量的中老年人。
禁忌:膝关节损伤、严重高血压患者需谨慎。初学者避免过度下蹲,以防拉伤。
在初夏这个养阳的关键时节,不妨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坚持练习升阳蹲。这个简单却有效的动作,不仅能帮助你提升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改善身体协调性,让你在湿热的季节里保持活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