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读《鲁迅传》,感受先生风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读《鲁迅传》,感受先生风骨

引用
新民周刊
9
来源
1.
https://m.xinminweekly.com.cn/content/16481.html
2.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6f8efb9bd79c7cf8ffed61d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882435
4.
https://m.qidian.com/ask/qskmisknjen
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923/c405182-28734593.html
6.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4/c442005-32525444.html
7.
http://www.wenming.cn/renwu/ds/201110/t20111026_365391.shtml
8.
https://www.sinoss.net/c/2009-06-02/529155.shtml
9.
https://sxwg.sx.gov.cn/art/2019/10/22/art_1644765_39398583.html

“鲁迅先生逝世后,青年们常常问我:‘鲁迅先生的死,中国的损失究竟有多大?’我说:‘假使要我来说诚实的话,我只得说:一个也没有。’”这是胡适在鲁迅逝世后写下的文字,或许在胡适看来,鲁迅的死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损失,因为鲁迅的精神早已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他的思想早已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01

从学医到从文:一个思想巨人的诞生

1904年,23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活。最初,他选择了医学,希望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拯救同胞的生命。然而,在仙台医专的一次电影放映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看到影片中中国人被处决,而围观的同胞却麻木不仁时,鲁迅深受震撼。他意识到,仅仅治疗身体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国人的灵魂。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决定——弃医从文。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鲁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更彰显了他作为思想家的远见卓识。他开始用犀利的文笔,剖析中国社会的弊病,唤醒国人对现实的关注与反思。

02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用文学唤醒国人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篇作品犹如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中国文坛。小说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蔡元培评价道:“我就感觉有人用拳头,朝我这胸口猛地一击……忧愤而深广。”胡适更是直言:“字字戳心。”

《狂人日记》的发表,标志着鲁迅正式登上新文化运动的舞台。随后,他一发不可收,接连创作了《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1923年出版的《呐喊》中。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开创了现代白话小说的先河,更在思想上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唤醒了无数国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思。

03

鲁迅精神: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鲁迅的精神遗产是博大而深厚的,全面整理和继承他的精神遗产不仅对我们,就是对未来的中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择其要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鲁迅始终坚持直面人生的写作。他强调:“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左联五烈士被杀、杨杏佛被刺的时候,鲁迅都站在讨伐横暴者的最前沿,以光焰万丈的文字为受迫害者鸣冤,向迫害者讨还血债。这种“猛士”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为宝贵的传统,直接传承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其次,鲁迅是中国文艺界的清道夫。他一直与各种各类文人战斗,不是他好斗,而是他不能容忍那些“正人君子”之流做着愚民的恶行或成为屠伯们的帮凶。他与主张复古的《学衡》战、与主张“整理国故”的胡适战、与主张读《庄子》和《文选》的施蛰存战,谁想拉历史倒车,他就不放过谁。在《朝花夕拾》中,他愤恨地写到:“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为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这种“时日曷丧,吾及汝偕亡”的殉道精神,是多么彻底,多么孤独而悲壮!

最后,鲁迅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这是中国文人身上极为难得而又可贵的品质。鲁迅在批判别人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像引领众生的教主,而是通过对自我的深刻反省,达到批判他人、批判社会的深度。鲁迅那种“抉心自食”的勇气,一直是中国文人精神世界里的稀有资源。

鲁迅去世已经89年了,我们需要的不是作为知识的鲁迅,而是活的鲁迅,有血有肉的鲁迅。我们需要延续他所开创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

04

传承鲁迅精神: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在当今时代,鲁迅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我们更需要像鲁迅那样,勇于追求真理,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事业。正如他在《呐喊》中所言:“愿中国青年能做事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种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为理想不懈奋斗。

读完《鲁迅传》,我深受启发。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巨匠,更是民族魂的象征。他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诠释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传承鲁迅精神,勇于追求真理,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