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打卡“宝盒”里的文化宝藏
广东省博物馆:打卡“宝盒”里的文化宝藏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以其独特的“宝盒”设计理念成为广州的文化地标。这座博物馆不仅收藏着千金猴王砚、金漆木雕大神龛等珍贵文物,还采用了象牙球工艺技术,多层次的空间组织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精雕细琢的传统宝盒之中。国庆期间,不妨来一场文化之旅,感受这座“宝盒”里蕴藏的历史智慧与艺术魅力吧!
“宝盒”里的文化瑰宝
千金猴王砚:巧夺天工的端砚精品
千金猴王砚是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长25.5厘米,宽17.6厘米,以名贵的端溪老坑石雕成。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千金猴王砚为扁长方体,以名贵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蓝稍带青苍,石质致密、坚实、细腻,嫩如小儿肌肤,有鱼脑冻、火捺、青花与金线等石品。砚堂有天然鱼脑冻形似猕猴,并有胭脂火捺环绕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猕猴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砚额、砚唇、砚背、砚侧均以薄意、浅雕手法,因材施艺、精雕出崇山峻岭、流泉飞瀑,桃树硕实等纹饰。砚两侧刻隶书铭,右侧铭:“千金猴王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左侧铭:“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
千金猴王砚原为何氏及后代珍藏,由于名声实在太大,许多人都想得到,抗日战争中,何氏后代将其卖给一位古董商,后又辗转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后再为接收大员所掠夺,后再度流落民间。商承祚先生可谓独具慧眼,买下了千金猴王砚和岩华四象砚,并于1961年将这两方砚台捐给了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最终落户广东省博物馆,成为广东省博物馆的珍收藏,至于另一方鱼脑冻碎石砚至今下落不明。
金漆木雕大神龛:潮汕文化的艺术结晶
金漆木雕大神龛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敬祖用具,采用多层次镂通雕工艺,寓意吉祥,是潮州木雕艺术的代表作。神龛的两扇门由十二部分装饰而成,龛门正背面和龛内框栏、龛楣、楣栅,镂通雕人物故事、潮剧戏出、花鸟鱼虫、博古炉瓶等题材。龛后壁绘金漆画围屏,上部绘山水、人物和亭台楼阁等图案,下部绘仙鹤、喜鹊等祥禽瑞兽以及瓶花、香炉等图案。这些寓意着富贵吉祥、幸福喜庆的纹样,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根据大神龛龛门上金漆画的落款推断,它是1935年在“贻穀祠”内制作完成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东省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了这件文物。2009年,为筹备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潮州木雕艺术展览”,策展人员专门聘请潮汕的木雕艺人用传统工艺重新配制了缺失的部件,最后复原成为现在所见的大神龛。
潮州木雕是我国主要木雕流派之一,流行于粤东,以其极尽精致的雕刻和髹漆贴金的工艺而独具特色,具有金碧辉煌、富贵华丽的艺术效果。其起源至迟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明代的发展,至清代达到鼎盛。潮州木雕应用广泛,涵盖建筑装饰、礼祭器具和家具陈设等方面,以宗祠家庙建筑装饰和祭祀用的礼器装饰最为大宗和精致。
免费参观,文化惠民
广东省博物馆实行免费参观政策,观众只需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实名制预约,参观当天凭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领取门票,经安检后入馆。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特殊情况另行公告。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以下服务:
- 讲解与活动:馆内有志愿者免费讲解,同时支持提前申请讲解、研学等活动。
- 临时展览收费:部分特别展览可能收取不超过100元/人的费用,具体以现场公示为准。
如有其他疑问,可咨询电话:020-38046886 或 020-38046877。
广东省博物馆这座“宝盒”里,珍藏着广东乃至岭南地区的文化记忆。从千年端砚到金漆木雕,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故事。国庆期间,不妨来一场文化之旅,感受这座“宝盒”里蕴藏的历史智慧与艺术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