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姑娘”陈卓琳:用创意编织乡村振兴梦
“稻草姑娘”陈卓琳:用创意编织乡村振兴梦
在湖南怀化,一位80后姑娘用一双巧手,将普通的稻草变成了年收入上千万元的文创产业。她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稻草姑娘”的陈卓琳。
从工艺美术生到“稻草女王”
2014年,学工艺美术的陈卓琳从长沙、杭州等地回到家乡怀化。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杂志上看到稻草工艺品的介绍,这让她眼前一亮。作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怀化每年产生大量稻草,这些在别人眼中一文不值的稻草,在陈卓琳看来却是宝贵的资源。
从选择稻草、设计造型、固定框架,到捆扎、编制、上色,陈卓琳一点点摸索,逐渐掌握了全套制作技术。2015年,她正式创办怀化卓琳稻草工艺品有限公司。
创新驱动,让稻草焕发新生
创业初期,陈卓琳接到第一个订单:20个稻草卡通人物,价格3.2万元。虽然第一单几乎没赚到钱,但却让陈卓琳看到了稻草工艺品的市场潜力。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陈卓琳先后在山东、安徽、浙江、广西等地举办稻草艺术展。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还成功打入欧美市场。目前,卓琳稻草工艺品已销售到全国30多个省市区、150多个旅游区,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陈卓琳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开发出仿真绿雕、稻草花篮等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重大节日装饰中大放异彩,还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创业成功后,陈卓琳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她在多个村建立帮扶车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目前,公司已带动204户脱贫户就业增收,固定用工达60多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2021年,陈卓琳入选农业农村部评选的第四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名单。今年2月,她又被评为“全国巾帼新农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她带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肯定。
稻草工艺品的广阔前景
稻草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兼具环保和实用功能。作为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特色纪念品,它深受游客喜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稻草工艺品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陈卓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用心,最平凡的稻草也能变成“黄金”。她的创业之路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