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成门华联华丽转身:从传统商厦到金融科技新地标
阜成门华联华丽转身:从传统商厦到金融科技新地标
阜成门华联商厦,这座承载着北京人记忆的商业地标,在闭店四年后,终于迎来了华丽转身。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了四川大厦裙楼(原阜成门华联商厦)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这座老商场将摇身一变,成为瞄准金融科技产业的高端写字楼。
从北京首家到金融科技新地标
阜成门华联商厦开业于1997年,是北京第一家华联商厦,曾是西城区重要的商业地标。每逢节假日,商场内人潮涌动,收银台前总是排起长队。然而,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升级,传统百货业态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2020年,这座见证了北京商业发展变迁的老商场不得不暂时关闭。
闭店后的阜成门华联商厦何去何从?项目团队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决定充分利用其位于金科新区、靠近金融街的区位优势,将其改造为金融科技产业空间。这一决策不仅符合区域发展定位,也为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改造亮点:从商场到写字楼的蜕变
将一座商场改造为写字楼并非易事,项目团队对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和改造:
空间布局优化:拆除原有的扶梯,进行结构加固,新增8部直梯,让办公人员上下楼更加便捷。过去一间间店铺的位置,现在被改造成标准办公区或定制化办公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
绿色节能改造:楼顶安装571片光伏板,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7万度。同时,通过智能调节系统,实现对楼内灯光等设备的精准控制,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交通接驳优化:改造提升同步翻修维护了地铁阜成门站A口,实现首层和地下一层与地铁站直接接驳,为上班族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区位优势:金科新区的核心节点
阜成门华联商厦的转型,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项目位于金科新区,与金融街近在咫尺,周边汇集了众多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这一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吸引金融科技企业的理想选择。
近年来,金科新区加快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的集聚,产业生态日益完善。目前,四达大厦已转型为新动力金科中心,世纪天乐大厦成为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官园批发市场也将变身新华1949文化金融与创新产业园。阜成门华联的改造,将进一步壮大金科新区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
未来展望:带动区域发展新引擎
按照计划,阜成门华联商厦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造,正式更名为北京中海商务中心。目前,已有大量金融科技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其中不乏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项目负责人表示,这将带动区域产值整体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阜成门华联的转型,不仅是对一座老建筑的改造,更是对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它将与周边的金融科技企业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金科新区的发展,成为北京“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又一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