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庙医院手术室:如何保障医护安全?
周文庙医院手术室:如何保障医护安全?
手术室是医院中风险最高的区域之一,其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室环境、设施和人员配备符合标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现状分析
近期,宁阳县卫生健康系统对21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现场督导检查。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晨会制度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设备配备不全、氧气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虽然检查结果未直接提及周文庙医院手术室的具体情况,但这些问题反映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安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周文庙医院可以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风险、患者评估情况和患者意愿科学制定手术方案,明确手术指征、禁忌症、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及处置预案。同时,要加强患者术前管理,充分告知并指导患者遵守术前注意事项,规范完成手术部位标记、禁食禁饮、药物使用等要求。
术中核查与监测:在手术开始前,对手术使用的设备、设施、耗材等进行安全核查,确保相关设备设施可用,耗材准备到位,性能符合要求。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肌肉紧张程度、失血量、出入量等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予以干预。
术后管理与随访: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手术患者转运和交接工作,制定交接清单。严禁将三、四级手术和全麻手术术后患者交由第三方人员独自转运。同时,要严格落实三级查房、值班和交接班、分级护理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重点关注四级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等特殊患者的床旁交接班落实情况。
改进建议
完善晨会制度:晨会是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议周文庙医院严格落实晨会制度,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参与,认真记录会议内容,避免流于形式。
加强消防安全设备配备:手术室作为高风险区域,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建议医院对现有消防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补充和更换损坏的设备,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标识清晰。
规范氧气瓶管理:氧气瓶是手术室必备的医疗设备,必须严格管理。建议医院对氧气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瓶身颜色清晰可辨,配备管帽,定期检验,防止安全隐患。
加强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关键。建议医院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手术室安全操作规程。
持续改进与质量控制: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室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实施考核。同时,要建立手术室质量管理档案追溯制度,加强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
手术室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