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章莉莉:用设计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章莉莉:用设计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EHPS2BH0514FF74.html

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章莉莉通过创新设计,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奶奶口中的织布纺纱,小时候玩的风筝、布老虎,记忆中走街串巷叫卖的老味道,家中的老绣片……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非遗文化。随着我国文化发展和国潮兴起,非遗已悄然融入现代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创新的重要纽带。

章莉莉,这位深耕视觉传达设计多年的专家,敏锐地发现了非遗中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她从设计角度切入,为非遗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创新设计,她将非遗与现代美学和功能相结合,不仅提高了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


章莉莉策划组织的《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

在她的努力下,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非遗创新项目相继问世。比如,《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巧妙融合了各民族染织绣中鸟的图案和故事;《竹编万花筒》则通过多彩竹编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以染织绣技艺制作的水滴形沙发和白色风帆,则让人仿佛置身于《海上丝路》之上。


《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1.0


《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2.0


《竹编万花筒》公共艺术装置


神竹编首饰系列

在跨界合作方面,章莉莉更是不遗余力。她参与策划的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将竹编、刺绣、缂丝、银饰锻造等非遗项目融入舞美和服饰设计,让东西方文化在音乐剧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


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服饰设计


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舞台设计

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章莉莉已成功孵化500余件非遗高定作品和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包括与凤凰自行车、英雄钢笔、华硕电脑、古驰等品牌的跨界合作,还有多个非遗项目与上海时尚产业的跨界项目。


遵义藤编与上海凤凰自行车的“一路欢歌”自行车


赤水竹编与哈尔滨食品厂的“竹报平安”点心礼盒篮


格萨尔英雄史诗与英雄钢笔的“英雄史诗”限量钢笔套装

在非遗传播与传承方面,章莉莉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策划主办及参与了多个国内外非遗展览,如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中国当代非遗展、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等。通过这些展览,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风从海上来—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作品展”


“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


“风从海上来”中国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亮相丹麦


青海果洛与法国比利时跨文化交流工作营成果展

章莉莉深知,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传承人”。自2015年起,她负责上海大学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帮助了数千位非遗传承人。同时,她还积极推进非遗与城市生活的创新转化,助力上海对口援建青海果洛和贵州遵义地区的非遗扶贫项目。


章莉莉走访各地推进非遗创新转化


章莉莉与非遗传承人交流


章莉莉指导非遗创新项目

在教育领域,章莉莉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设计灵感,讲好中国故事。她指导的学生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市级奖项,展现了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


章莉莉指导学生进行非遗创新设计


学生作品:皮影风格的海派城乡风俗途径


学生作品:果洛藏族文创设计


学生作品:江南古镇视觉形象设计

章莉莉还主编了《爱上中国美——二十四节气非遗美育手工课》书籍,并策划非遗进校园实践,希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她坚信,只有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才能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爱上中国美——二十四节气非遗美育手工课》书籍


非遗进校园活动


学生参与非遗手工制作


学生展示非遗作品

章莉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回望历史、立足当下,脚踩大地、积极实践”的非遗传承理念。她不仅是一位设计师,更是一位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通过设计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章莉莉在工作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章莉莉:用设计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