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燕京新语丨百年湖广会馆遇见国风音乐剧:一场《金风玉露》的文化奇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燕京新语丨百年湖广会馆遇见国风音乐剧:一场《金风玉露》的文化奇遇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5A059YC00

走进传统合院式建筑,品茗尝点心,参观戏曲博物馆,听一曲京剧或曲艺,是北京湖广会馆当下的演艺常态。昨天起,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在这里开演,为这座百年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文化生命力。湖广会馆历经风霜,承载着京剧发展与宣南文化的深厚记忆,如今通过这部作品的驻场演出,焕发出年轻而有活力的艺术气息。

《金风玉露》以京剧文化为核心,融入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这种跨界尝试在艺术语言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剧中从京剧元素提炼出的叙事方式与音乐剧特有的节奏相结合,使传统戏楼的舞台焕发出新的艺术张力。导演李卓群将京剧精神融入多维叙事,以宣南文化为底色,讲述了一段关于理想与家国的故事。作品不仅展示了梨园文化的传承,也通过现代视听技术强化了沉浸式观剧体验。

湖广会馆作为演艺新空间,独特性被充分挖掘。视觉设计巧妙利用戏楼的历史氛围,结合现代舞台科技,使观众在两小时的演出中游走于历史与当代之间。戏楼内方桌坐席茶点已备齐,专属定制票根颇具观演仪式感,“有靠山”靠垫为观众在观剧时支棱起腰部,而限定场中参与打卡照拍摄还可获得“挂头牌”折扇。

雕梁画栋、阶梯围栏依旧,只是戏台边水牌上动画效果的小鸽子提示着观众,这不是一台传统的戏曲演出。随着春鸣戏班开锣,对仗工整的戏台对联因光影的变化成了可变万物的投影,台上的出将、入相挑帘也被影像取代,就连观众席头顶上的彩绘悬吊真正的功能也是灯架……

与现在流行的沉浸式音乐剧不同,《金风玉露》将京剧音乐与现代音乐形式深度结合,在叙事层面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以春鸣戏班为背景,剧中角色包括小报记者、梨园艺人和革命先驱,不同身份的人物因共同的家国情怀走到一起,展现了民国时期戏班与社会的互动。这种对历史与情感的挖掘,使作品在艺术表达上更贴近当代观众的情感需求。

尽管剧目被笑言是“三无”形式——无大IP、无大制作、无明星阵容,但依托湖广会馆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建筑本身成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不仅重现了京剧鼎盛时期的风貌,也以多维场景表现出京剧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与意义。一群00后的演员阵容在进组后也进行了数月的戏曲集训,嗓子一亮,便让人感觉到,这个味儿对了。

《金风玉露》的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创新,也是一次文保空间利用的成功实践。通过驻场音乐剧,这座老建筑实现了从单一的观光功能向复合型文化空间的转变。制作团队也很注重保护与创新的平衡。例如,现代舞台设备与戏楼结构的结合尽量保持建筑原貌。制作人李东表示,湖广会馆本身就是最大的文化IP,通过现代艺术的介入,可以让更多人重新认识这座建筑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这种探索不仅丰富了湖广会馆的文化内涵,也为文保单位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在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历史建筑还有不少,《金风玉露》的实践证明,传统建筑并非只能作为静态展览的载体,而是可以成为文化创意的重要平台。这部音乐剧为京城增添了一处文化新地标,也为国风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此轮演出将持续至明年1月25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