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揭秘:肺癌晚期治疗新突破
《柳叶刀》揭秘:肺癌晚期治疗新突破
2024年,肺癌晚期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柳叶刀》旗下期刊相继发表两项由中国学者主导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同时,美国FDA在2024年批准多款肺癌新药上市,进一步丰富了肺癌治疗的“武器库”。
中国原创双抗ADC药物展现突破性疗效
7月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赵洪云教授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发表重磅研究,公布了全球首个同时针对肿瘤细胞膜蛋白EGFR和HER3的国内原研抗体偶联药物——伦康依隆妥单抗(BL-B01D1)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BL-B01D1在既往治疗失败的多种实体肿瘤患者中表现出突破性的疗效,尤其是在多药耐药后的晚期肺癌和鼻咽癌上,肿瘤客观缓解率创下新高。该药物通过同时靶向肿瘤细胞上的EGFR和HER3,可以使载体毒素更高效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中,实现疗效的提升。
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纳入的患者中90%已经对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且70%的患者既往接受过3线及以上的全身治疗,BL-B01D1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2.5%,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7.5%。在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纳入的62例患者均曾接收含铂双药化疗并已经失败,其中93.5%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BL-B01D1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30.6%,疾病控制率达到了87.1%。
基于该结果,张力教授团队正在牵头开展多项III期临床研究,包括在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比BL-B01D1与含铂化疗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及在鼻咽癌患者中评估 BL-B01D1 对比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的III期临床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自2021年启动并开始招募受试者就引发了全球关注。2023年6月,该研究的首次中期分析报道被纳入了美国肿瘤年会ASCO大会口头报告,作为新治疗板块的排名第1的摘要,得到了普遍关注。2023年10月,在欧洲肿瘤大会ESMO上,该研究更新的部分结果同样获得口头报告展示的邀请。基于其突出的临床价值,百利天恒于2023年12月将该药物的中国大陆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BMS),潜在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额新纪录。
派安普利单抗:肺鳞癌一线治疗新选择
2024年2月1日,由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焦顺昌教授共同牵头完成的派安普利单抗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该研究显示,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具有更长的mPFS(7.6m vs. 4.2m)及更高的ORR(71% vs. 44%),是目前肺鳞癌一线治疗领域全球首个30个月OS率(51.6%)超过50%的随机、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
派安普利单抗是目前国内唯一IgG1亚型的新型PD-1单抗,通过Fc改构和Fab优化,提高特异性与亲和力,使得药物在增强疗效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IRRC评估的mPFS分别为7.6m和4.2m(HR=0.40,P<0.0001),降低了60%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研究的次要终点ORR(71% vs. 44%)、DOR(8.3m vs. 3.0m)和OS(未达到 vs. 20.2m,HR=0.55,P=0.0002),均显示显著获益。
在安全性方面,派安普利单抗也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单纯化疗相比,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增加,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3级TRAE(66% vs. 67%)、SAE(33% vs. 31%)、TRSAE(28 % vs. 27%)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均相似,其中导致治疗终止的TRAE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试验组≥3级irAE发生率仅为4%,对于备受关注的免疫性肺炎,试验组仅有5例发生(其中3级仅1例)。
FDA批准多款肺癌新药,治疗选择更加丰富
2024年,美国FDA批准多款肺癌新药上市,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其中,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包括:
- 特泊替尼(Tepmetko):默克公司研发,用于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 奥希替尼(osimertinib,泰瑞莎®):阿斯利康研发,用于成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 埃万妥单抗(Rybrevant®):强生公司研发,用于EGFR 20 ins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 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欧狄沃®):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用于成人无EGFR突变或ALK重排的可切除(肿瘤≥4cm和/或淋巴结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治疗。
- 阿来替尼(Alectinib,Alecensa,艾乐替尼):罗氏制药研发,用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
- 恩沙替尼(Ensartinib,X-396,贝美纳®):贝达药业控股子公司Xcovery研发,用于成人先前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新药包括:
- 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安进公司研发,用于成人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 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英飞凡®):阿斯利康研发,用于成人在同时进行铂类化疗和放疗后病情未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结语
这些突破性研究成果和新药的获批,不仅展示了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更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的不断涌现,肺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改善。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