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淦县到新干县:一个千年古县的地名变迁史
新淦县到新干县:一个千年古县的地名变迁史
新干县,这个位于赣江中游的小城,不仅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更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秦朝建立的新淦县,到1957年改为新干县,这个名字的变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宋文学家乐雷发曾写下"犹记来时雪拥抱(另说为雪拥袍),今日归舟新淦路"的佳句,描绘了新淦县的雪景。此外,岳飞、解缙、杨基等历史名人也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展现了新淦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干县
新干县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新淦县作为九江郡的一部分设立,至今已有2245年的历史。新淦县的设立,使得江西境内的县级行政区划从3个增加到5个,成为江西省十八个古县之一。
西汉时期,新淦县的地名由来有多种说法,包括因在淦阳设新县、因县治临近紫淦山及淦水,以及以境内的紫淦山、淦水命名等。综合来看,新淦之名的由来与紫淦山、淦水密切相关。《清江县志》记载,紫淦山位于店下乡(今店下镇)紫淦村北,《寰宇记》作子金山,因石色紫翠,淦水经其下作金色而得名。《说文解字》对"淦"字的解释是"水入船中"或"泥",也指河心速度较大的水流。这表明淦水可能因水流湍急而得名。
始建国元年(9)新淦县更名为偶亭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偶亭县复名为新淦县。永元八年(96年),析出新淦县南部的部分辖区,组建石阳县。三国东吴宝鼎二年(267年),又从新淦县、石阳县析置巴邱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石阳县与巴邱县并入新淦县,新淦县的辖区范围大幅增加。同年,新淦县由巴山郡改隶于吉州,因县治淦阳距州府庐陵县较远,将县治迁至南市村(今金川镇),至今已有1430多年历史。
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新淦县划出以北地区的崇学乡,与高安县的建安乡、修德乡合并设置清江县。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新淦县的茂才乡转隶清江县。
元贞元年(1295年),新淦县升为新淦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新淦州复名新淦县。嘉靖五年(1526年),析新淦县南部地区置立峡江县。
1956年1月,清江县亲睦乡的22个自然村划入新干县。1957年,为避免生僻字,新淦县更名为新干县。
1957年为避免生僻字而将其改为新干县
地名之争
新淦县到新干县的名称变更,引发了关于历史地名传承与现代行政管理之间平衡的讨论。有观点认为,作为千年古地名,新淦县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高于新干县。但也有观点认为,新干县经过67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