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方科技大学:用光疗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用光疗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53731?commTag=true
2.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b140826099ec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53731
4.
https://bio.sustech.edu.cn/news/detail/2300.html?lang=...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17c826200e1.html
6.
https://rs.yiigle.com/CN101070201421/860551.htm
7.
https://bio.sustech.edu.cn/teachers/index/yx/136.html
8.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html/2015-8-886.htm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侯圣陶课题组在《自然》旗下的精神疾病重要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报道利用40Hz节律性光刺激治疗手段有效改善自闭症小鼠模型的社交障碍,并揭示了腺苷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化学介质的作用机理。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社交趋新缺陷和沟通障碍,而染色体16p11.2缺失的个体罹患ASD的风险增加。研究显示,16p11.2染色体区域与多种神经发育障碍有关,包括自闭症、智力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利用ASD小鼠模型的研究,揭示了与ASD症状相关的神经环路和突触传递异常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治疗ASD的手段极为有限。团队前期的系列研究工作发现,40Hz节律性视觉刺激,是在人和小动物模型上调节神经活动和突触可塑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神经网络同步与40Hz振荡已被证明能增强神经通讯并促进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适用于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图一)。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16p11.2缺失雌性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趋新缺陷,经过长期40Hz光视觉刺激治疗后得到改善。40Hz光刺激有效降低了16p11.2缺失雌性小鼠前额叶皮质(PFC)的局部场电位的增强。重要的是,40Hz光刺激逆转了PFC锥体神经元的过度兴奋神经传递以及突触数量,是改善社交趋新缺陷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图二)。

在机制上,40Hz光刺激在PFC中诱发腺苷释放,调节16p11.2缺失雌性小鼠的过度兴奋性神经传递。升高的腺苷通过其配体A1受体(A1R)作用,抑制过度的兴奋性神经传递,并缓解社交趋新缺陷(图三)。使用特异性拮抗剂DPCPX阻断A1R或使用shRNA在PFC中敲低A1R,完全消除了40Hz光刺激的有益效果。

因此,这项研究确定了腺苷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化学介质,通过减少40Hz光刺激治疗期间的兴奋性神经传递来缓解社交趋新缺陷。40Hz光刺激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侯圣陶团队研究助理教授鞠俊、南科大本科毕业生李轩逸(现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硕士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侯圣陶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南科大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以政院士为重要合作者。侯圣陶团队成员潘一凡、杨欣怡、门司琦、刘博、张祯裕、钟浩霖、麦晋源及王以政课题组成员杜军参与了该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南科大实验动物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创委、深圳市深港脑院、南科大-昆士兰大学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联合中心、广东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转化平台等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4-02596-4
DOI:10.1038/s41380-024-02596-4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侯圣陶课题组
文字:鞠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