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解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温儒敏解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近日,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讨论热度不减,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针对新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高一和高二的语文教学将分别采用“学习任务群”和“专题研习”的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一变化引发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高度关注。温儒敏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如何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快来了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具体变化吧!
整体变化:结构更优化,内容更丰富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阶段分为上、下两册,共设置12个单元,涵盖136篇(首)课文。其中,古诗文占比接近一半,达67篇(首),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又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具体变化:古诗文比重增加,现代文题材更广泛
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
必修教材中,古诗文篇目占比高达49.3%,从先秦诗歌到明清散文,从古风、民歌到律诗、词曲,各类文体均有呈现。例如,必修上册收录了《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经典诗篇,必修下册则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烛之武退秦师》等文言佳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古诗文数量增多,但真正需要背诵的篇目只有20篇,平均每年只需掌握六七篇,负担并未增加太多。
现代文题材更加丰富
新教材不仅保留了传统经典,还新增了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比如,必修上册收录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等当代人物通讯,展现了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同时,外国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复活》也被纳入教材,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单元结构更加合理
教材按照“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进行单元设计,每个单元都围绕特定主题展开。例如,必修上册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写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整本书阅读”等多个任务群,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必修下册则以文言文单元为主,同时涵盖戏剧单元和现代文单元,结构更加均衡。
教学影响:难度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新教材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古诗文比例的增加和整本书阅读的引入,无疑提高了教学难度。另一方面,教材强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和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
面对这些变化,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在现代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实际,开展项目式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深度学习。
结语:新教材助力培养新时代人才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增加古诗文比重,强化文化传承;通过引入现代文和外国文学,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些变化必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