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间谍大战:白莲教VS青木宣纯
揭秘清朝间谍大战:白莲教VS青木宣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秘密组织与间谍活动一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白莲教作为民间秘密结社的代表,与日本间谍青木宣纯的活动,为我们展现了清朝晚期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图景。
白莲教:民间秘密结社的崛起
白莲教是一种带有宗教性的民间秘密结社,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南宋茅子元创立的佛教异端教派“白莲宗”。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洗礼,白莲宗同其他佛教的异端教派如香会、弥勒教等相互融合,最终形成“白莲教”。
白莲教的主要教义是宣扬“天盘三副”说,亦即“两宗三际”之说。“两宗”指世界上存在着明、暗两种相互斗争的势力;“三际”指青阳(过去)、红阳(现在)和白阳(未来)三个时期。他们宣传说:“无生老母”在这三个时期分别派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来统治人类世界。在“红阳”时期,黑暗势力占据上风,形成“大患”,招致“恐怖大劫”即“白阳劫”的来临,弥勒佛随之降生,领导人们驱走黑暗,赢得光明,并在人间建立一个无比美好的“白阳世界”。
清乾隆中叶以降,人口迅猛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南方各省无地、少地的农民,便大量向陕西南部至湖北西北的南山和陕西、四川、湖北交界的巴山老林地区移民。但老林地区的土地早已被当地的地主富户所霸占,新移民只能租佃他们的土地,缴纳高额的地租,同时还要受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移民们本来把老林地区视为乐土,结果刚逃出狼窝,却又落入虎口。幻想破灭的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慰藉。白莲教(实为混元教与收元教)便乘时在移民中传播,除了宣扬“天盘三副”的说教外,又增加了许多世俗内容,如:习其教者,患难相救;赀财均分;穿衣吃饭,不分你我。这些说教对于穷苦移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而使白莲教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
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湖北“西天大乘教”(收元教的一支)的教首们首先商定于“辰年辰月辰日”即嘉庆元年(1796)三月初十,在各地同时举义。各地教徒响应号召,进行起义准备。湖北宜都的首领张正谟等,于嘉庆元年正月初八,从长阳带领几百名教徒来到枝江,安置在首领聂杰人家中。其活动很快被官府侦知,便到聂杰人处查拿,张正谟等率众拒捕,起义就此爆发。
枝江、宜都起义打响后,湖北各地白莲教徒们纷纷起而响应。但是各支起义军之间,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战。在战略上又被动地据守县城或山寨,消极防御,因而使清廷得以从容地调兵遣将,对各地起义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结果,湖北的各支起义军,在不长的时间内,大部分便相继失败了。只有以王聪儿、姚之富为首的襄阳起义军,突破清军包围,由湖北转战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但他们也很快被清军消灭。
嘉庆元年九月以后,四川、陕西等地的白莲教徒也纷纷响应湖北教徒的起义。白莲教的首领每到一地,便把青壮年强行编入壮大队伍,并收走粮食、马匹。他们在行军中可以轻装前进,行动灵活。而追逐他们的清军,却携带大批粮食、装备,行动迟缓。加上清军将领利用打仗“坐靡军饷,以败冒胜”,或故意避战,所以,在战争初期,白莲教的队伍往往占有优势。
嘉庆四年(1799)初,太上皇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掌握了帝国的实权,对各种弊端着手进行整顿:首先,罢黜了权臣和珅,并铲除了他的党羽,从而改变了以往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军务皆由和珅及其亲信调度指挥的状况;其次,撤换了一批无能的将领,惩办了一些贪官污吏;其三,在军事上推行“坚壁清野”、“寨堡团练”和“剿抚兼施”的策略;其四,出台“不论教不教,但论匪不匪”的区别对待政策。清廷实行的这些政策措施,使白莲教队伍陷入了极大的困难之中,他们在行军途中无人可裹,无粮可掠,使战况发生逆转。
白莲教的队伍得不到粮食和兵源,力量逐渐削弱,只得退缩在南巴老林之中。嘉庆六年(1801)以后,起义军各股处境更加艰难。军事上也接连受挫,许多重要将领或被俘或牺牲,受到清军的追击,又遭到沿途寨堡的阻遏,只得转入巴山老林的深处。清廷“不论教不教,但论匪不匪”策略,对白莲教队伍起到了分化瓦解的作用;未参加者不再加入起义队伍,已经参加起义者又纷纷接受招抚,白莲教队伍的实力大为削弱。嘉庆七年(1802)以后,只剩下一些小股的队伍,在老林中继续同清军周旋。九年(1804),最后两位白莲教的将领苟文润、苟朝九牺牲,川楚陕白莲教起义终于被平息。
青木宣纯:日本间谍在中国的40年
青木宣纯(1859年—1923年),被称为日本军部第一个“中国通”,开创了以侵略中国为目的的特务组织“青木机关”,是日本近代间谍战鼻祖。
青木宣纯1859年出生于日本宫崎县,为旧日向国佐土原藩青木新藏之子。幼名平太郎,后改名宣纯。青木自幼爱读《三国志》,后来对中国发生兴趣亦缘于此书。
青木1875年入陆军幼年学校,1877年入陆军土官学校。1879年毕业后被委任为炮兵少尉。1884年晋升中尉,进入参谋本部,热心钻研中国问题,同年秋即派往广州,化名广濑次郎,负有特殊使命。青木原来学的中国话是北京官话,到广东后无法开展工作,于是下苦功夫学成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搜集情报的任务。
1887年青木宣纯与柴五郎(青木在陆军士官学校同学)被派往北京,共同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绘制北京一带地图。当时日本军部的中国地图非常简略,经过他们两个人的勘测绘制,为军部提供了一份非常详尽精确的北京地图。
1891年青木晋升大尉,转任参谋本部第二局附,同时被派往比利时留学。两年后,日本密谋对中国发动战争,将青木调回,专门研究对中国作战问题。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已晋升少佐的青木作为第一军参谋随军出征。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7年青木任职北京公使馆附,1903年升任武官。从1897年到1905年的整整八年中,除中间一度归国担任联队长职务外,青木几乎都驻在北京。袁世凯奉命督练新军后,曾聘任青木为教官,因此与袁世凯交往密切,袁曾公开推崇。青木是可靠的日本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期间,青木宣纯在天津曾指挥由日侨组成的。义勇队。参战。联军占领天津后·,组成军事管制组织“都统衙门”,青木担任了军政委员.其后去北京出任日本公使馆武官,不久奉调回国任炮兵第十四联队长,晋升为大佐。
1903年11月某日,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突然访问青木宣纯,命他立即再去中国,从事一项重大的秘密使命,即组织谍报机关,准备对俄开战。儿玉下达的任务有三条:一,与中国共同组成搜集俄国情报的谍报机关,二、在战争发生后经常破坏敌后的交通线,三,策动马贼团在敌后进行骚扰活动。青木仓促整理行装,秘密到天津,见直隶总督袁世凯。袁在他的私邸内室接待了突然来访的青木。青木说:“日本对俄开战无论如何是不可避免了,为此,有事与阁下商量。战争上日本独自作战,而暗地里无论如何不能不借助阁下的协助。
袁世凯满口应允,青木便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袁世凯的支持。结果,袁从麾下挑选出精干的士官数十名,以“脱逃”为名,将他们送入青木手中,供其驱使。
另一方面,直隶总督府每天从特派到东北和蒙古地方的谍报员那里收集谍报,整理后交给当时任袁世凯顾问的板西利八郎少佐,坂西将它译成日文转送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司令官再将谍报电告参谋本部。
这期间,日俄关系日渐紧张。1903年8月日本对俄国递交第一次提案,俄国对该提案的回答完全与日本的主张不同,和平解决全然无望。其后,两国政府的交涉日益频繁,截至12月末没有任何结果。当时,青木宣纯已在北京公使馆武官室任职了。
1904年1月13日,日本政府再次敦促俄国政府对日方提案进行审议。然而,至1月末,俄国尚无任何答复,暗地里却在满洲和朝鲜境内陆续集结大量兵力。另据参谋本部得到的情报,俄国参谋总长及陆军大臣拟定的作战计划业经沙皇批准。
参谋本部2月3日收到的紧急通刘说:“在旅顺的俄国巡洋舰已出动,行踪不明。”已经不能再犹豫了。当天,日本召集元老会议,4日召开内阁会议,继而召开了御前会议,最后终于决定了开战。5日下达了动员令。
召开御前会议的同一天,由参谋本部向北京的青木宣纯发去急电,命令切断从北京到恰克图之间的欧俄联络电线。这条线路,是年前俄国驻中国大使喀希呢与中国政府之间根据缔结的条约开设的。
青木接到急电后,命津井平吉大尉为班长,选拔数名班员组成破坏班执行切断电线的任务。·破坏班于2月5日悄悄从北京出发,分别进入八达岭山中,切断了电线。又通过其他的破坏班,切断了营口和普兰店间,芝罘和旅顺间的电线。因此,在旅顺的俄军对仁川的战败,日俄的绝交,毫无所知。更有甚者,在东乡舰队猛烈袭击旅顺港的2月8日夜里,旅顺舰队司令官斯塔里克正在旗舰上召开盛大舞会,陶醉在轻歌曼舞中。这是切断电线所取得的成功。
开战后,参谋本部立即向青木下达了重大训令,要求特别任务班潜入西伯利亚腹地,破坏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两大河上架设的铁桥,切断敌人的兵力运输。
2月9日,在北京公使馆的武官室由青木宣纯主持召开了重要会议。内田康哉公使及桥口勇马少佐、佐藤安之助大尉等也参加了。会议召集了在北京闲居的日本志士与浪人35人,在会上组成特别任务班,确定了关于执行任务的方法等。
当时青木大佐宣布了特别任务班的人事安排及主要任务:
总部:青木宣纯、佐藤安之助、日高松四郎。下分四个班:
第一班12名,又分为伊藤(柳太郎,大尉)班和横川(东三)班,两个班各有6人,他们的使命是破坏位于敌人后方的交通。
第二班为津久井(乎吉、大尉)班,共6名,负责破坏牡丹江铁桥。
第三班为井户川(辰三、大尉)班,共10名,利用马贼破坏长春以南的铁桥,扰乱敌后,执行谍报任务。
第四班为桥口(勇马,少佐)班,共10名,在奉天以北活动。
青木命令第一班于2月20日向目的地出发,破坏齐齐哈尔方面或海拉尔方面的铁路。但是,此时日俄已经开战,一行1
两个时代的较量:白莲教与青木宣纯
白莲教与青木宣纯的活动虽然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但它们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历史力量和社会背景。
白莲教作为民间秘密结社,其活动主要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的教义和组织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缺乏科学性和现实性,最终在清廷的镇压下失败。
青木宣纯作为日本间谍,其活动则体现了近代国家间谍活动的特点。他以专业的军事素养和情报收集能力,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支持。他的活动反映了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野心和策略。
从历史背景来看,白莲教的活动发生在清朝晚期,反映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危机;而青木宣纯的活动则发生在近代,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的交集,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清朝晚期复杂的历史图景。
清朝谍报活动的特点
清朝的谍报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民间秘密结社与官方间谍并存:白莲教等民间秘密结社主要通过宗教信仰和秘密仪式来组织和动员群众,而官方间谍如青木宣纯则依靠专业的军事素养和情报收集能力。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白莲教代表了传统的农民起义和秘密结社,而青木宣纯则体现了近代国家的间谍活动和军事策略。
内忧与外患交织:白莲教起义反映了清朝内部的社会矛盾,而青木宣纯的活动则体现了外来势力对中国的渗透和威胁。
信息收集与战略运用:青木宣纯的谍报活动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战略的运用,而白莲教则更多依靠宗教信仰和群众运动。
通过对比白莲教与青木宣纯的活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朝晚期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图景,以及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力量的交织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