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校园流感防控攻略:专家解读与实用指南
开学季校园流感防控攻略:专家解读与实用指南
随着2025年春季开学季的到来,学生们重返校园,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了流感传播的风险。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2月2日,全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且校园作为封闭的聚集性场所,容易成为流感病毒滋生传播的温床。数据显示,校园人口密度约为家庭/社区的10-15倍,每例罹患流感的学龄儿童可能传染8-10人。因此,科学防控校园流感至关重要。
校园流感传播特点与风险
校园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原因如下:
- 学生日常活动如上课、课间操等容易形成聚集
- 流感病毒传播力强,未成年学生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 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重症风险较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指出,流感与普通感冒虽然症状相似,但两者在病因、症状严重程度和传播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热、乏力、精神差、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科学防控措施
个人层面
- 加强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
- 做好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环境。
- 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尽量减少与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的近距离接触。
- 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坚持适量运动。
学校层面
- 环境清洁与通风: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 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追踪记录。
- 科学消毒:对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等)进行定期消毒。
- 健康教育:通过讲座、海报等形式普及流感防控知识。
家庭层面
- 家庭防护:保持家居清洁通风,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疫苗接种:鼓励孩子及家人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 及时就医:发现孩子有发热等症状立即就诊,避免带病上学。
疫苗接种建议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明确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孩子远离流感病毒的侵袭,降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学生接种流感疫苗还有助于减轻感染流感而造成的学业、学校和家庭负担。
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6月龄以上人群每年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整个流感流行季内也均可以接种。
实用防护用品推荐
- 口罩: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正确佩戴。
- 洗手液:选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便于随时清洁。
- 消毒湿巾:用于擦拭课桌椅、文具等常用物品。
- 体温计:家庭常备,及时监测体温变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提醒,如果孩子得了流感,需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流感病程,预防重症和并发症,但不建议自行使用处方药,儿童应慎用镇咳药。同时,要特别关注用药安全,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随意增加给药频次。
流感防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校园流感的传播风险,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