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专家:科学饮水防肾病
清华大学专家:科学饮水防肾病
“每天喝8杯水”是长期以来流传的健康饮水标准,但这一说法是否科学?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专家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科学饮水并非简单地追求杯数,而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科学饮水以保护肾脏健康呢?
科学饮水的重要性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肾脏健康至关重要。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肾脏顺畅运作,有效排出废物和毒素,避免滞留。同时,适量饮水还能预防肾结石,维持肾脏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科学饮水的具体建议
适宜的饮水量: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1700毫升,这个量既包括直接饮用的水,也包括食物中所含的水。建议使用大号陶瓷杯,大约4杯的量。
选择合适的水源: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避免饮用生水、冰水,以免刺激肠胃。服用中药期间不宜喝茶,以免影响药效。
合理安排饮水时间:提倡均匀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早晨空腹喝一杯水有助于排便,饭后不宜大量饮水,以免稀释消化液影响消化。睡前不宜大量饮水,以免造成水肿或形成眼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心血管疾病、肾病患者有明显水肿时应限制水的摄入,终末期肾病患者无尿或少尿进入透析时,应根据体重、血压及水的排出量严格限制水的摄入。
喝水与喝茶对肾脏的影响
喝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肾脏排出废物和毒素,预防肾结石。但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肾脏。但茶叶中的氟化物含量较高,大量饮用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建议选择淡茶,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饮用。
过量饮水的危害
短时大量喝水不仅不会让皮肤变得水嫩,还可能引发严重电解质紊乱、脑水肿,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造成心功能衰竭。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肾脏功能减弱,更应该定时定量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也不应该连续喝很多水。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除了科学饮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肾病的关键。这包括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控制血糖血脂、监测血压等。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肾脏早期损害。
科学饮水并非简单的数量游戏,而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记住,保护肾脏健康,从科学饮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