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济宁医学院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济宁医学院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之路

引用
光明网
12
来源
1.
https://edu.gmw.cn/2023-12/14/content_37027453.htm
2.
https://skb.jnmc.edu.cn/2023/1031/c1838a151284/pagem.htm
3.
https://paper-jyb-cn.webvpn.gzws.edu.cn/zgjyb/html/2023-10/24/content_630363.htm?div=-1
4.
https://news.iqilu.com/yangmei/20231024/5534225.shtml
5.
http://210.44.16.13/xsjxjhxx!xsjxjhList.action?lx=01
6.
https://www.hmc.edu.cn/art/2024/12/31/art_35_186185.html
7.
https://www.xyafu.edu.cn/mygcxy/info/1052/3764.htm
8.
http://sd.sina.cn/news/2021-12-01/detail-ikyamrmy6153213.d.html
9.
https://jwc.jnmc.edu.cn/1915/listm2.htm
10.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0-30/xw_63004.html
11.
https://jnmclib.yuntsg.com/official/neindex.html
12.
http://www.news.cn/edu/20250108/c2f5be6e217b4bc9ab9824fc9d93a7d2/c.html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亟需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学革新。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通过创建VR虚拟思政党建中心和5G全息浸入式学习系统,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数字化转型。

01

虚实融合: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在思政课教学中,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创建VR虚拟思政党建中心,打造5G全息浸入式学习系统,实现思政课全情境体验学习。学院将数字化技术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通过全息和人机互动方式,通过5G全息影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虚拟教学,打造立体互动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与育人方式的全过程变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智慧教学的无限魅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大量数据,分析确定思政课程中哪些章节和内容广受学生欢迎,合理分配资源,改进和优化教育过程,基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偏好进行学习行为分析,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思政课的因材施教提供新的可能。

02

研训融合: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培养数字化教育思维,不做简单的“加法”,在舆论环境及氛围的营造上下功夫,切实解决数字化和思政学科融合不深的现实问题。山东省儒医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文科实验室在课题“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的指导下,强化思政育人,注重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学院以数字技术融入“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堂互动”等为研究点,结合师生调研数据,让教师全面进行研讨,形成教师集体思考结晶,丰富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学院以科研牵引实现思政课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线下、区域协同培训,定期组织在线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主动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03

资源融合:实现互联互通

学院一方面搭建了思政课程云平台,将各种思政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和平台进行连接与共享,让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制定了统一的思政学科数字教育资源和平台标准,建立教育资源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学生和教师在不同平台上获取到其他平台上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将不同的教育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在一个平台上同时享受多个平台的服务和资源;整合不同教育资源,形成统一的资源库,使教师能更方便地搜索和获取各种教育信息。

在教学科研方面,学院聚焦基金课题“高校去行政化背景下大学校长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从内部治理和教育家科学管理的视角,宏观打造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与平台的联通和共享,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

04

评价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突出思政课实效,学院通过网络数据反馈,帮助教师分析和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总体特征和群体差异,将数字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将教师、学生的数字化素养纳入到综合评价中,借助数字技术管理、测评学生的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考核方式,进行及时调整,提升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学院探索建立了学习监督、学习反馈和成绩预警机制,通过在线测试、学习行为分析、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满意度、课程资源的使用及课程成果的展示等情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数字化教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学院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完善了思政教学的内容、方法及过程,逐步形成“问题导向—专题研究—课程实践”数字化教学模式。在下一步教学中,学院将继续巩固数字化教育思维,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用“数字思政”提升育人成效,不断拓展思政课建设的新格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