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VS熬夜:哪个更可怕?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教你改善睡眠质量
碎片化睡眠VS熬夜:哪个更可怕?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教你改善睡眠质量
“医生,我最近晚上总是睡不好,经常醒来,是不是和经常熬夜有关系?”
“碎片化睡眠和熬夜到底哪个对身体危害更大?”
“如何才能改善这种睡眠状况?”
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碎片化睡眠和熬夜的区别,以及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碎片化睡眠VS熬夜:哪个更可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
碎片化睡眠:指在睡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中断和觉醒,特点是能明确意识到“醒了”,且需要再次费劲入睡。
熬夜:主动性地晚睡,且总睡眠时长不足。即使晚睡晚起但睡眠时长充足且规律,不算熬夜。
两者都会影响睡眠质量,但影响方式不同:
- 碎片化睡眠主要影响睡眠的连续性,导致无法进入深度睡眠阶段。
- 熬夜则主要影响睡眠的总时长,导致睡眠不足。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
研究表明,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
认知功能受损:长期的碎片化睡眠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认知问题。一项研究显示,经历碎片化睡眠的小鼠在空间学习和记忆方面表现明显下降。
代谢系统紊乱:碎片化睡眠会影响葡萄糖代谢能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提高患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夜间频繁醒来会导致脂肪动脉斑块形成,增加心脏病风险。睡眠模式紊乱与高浓度的循环炎症因子有关,这些炎症因子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睡眠质量差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效能,使人更容易感染和生病。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负责人余翔主任医师推荐了以下几种方法:
养成规律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避免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建议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
坚持运动放松心情: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此外,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控制午睡时间:午睡时间保持在15-30分钟,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根据个人需求调整房间的温度、光线和声音,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注意饮食:避免睡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料,晚餐尽量清淡,不要过量进食。
补充乙酸盐:研究发现乙酸盐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可以通过食用苹果醋、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来补充。
结语
无论是碎片化睡眠还是熬夜,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我们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如果长期受到睡眠问题困扰,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记住,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让我们从今晚开始,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