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学家揭秘:健身如何防脑病?
加拿大科学家揭秘:健身如何防脑病?
加拿大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通过出汗的急性运动可以帮助减少大脑中的毒性物质——谷氨酸的堆积,从而有效预防诸如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一研究发表在最新的《应用生理学、营养和代谢学》杂志上,为预防脑病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专家建议,要达到最佳效果,运动时应心跳加快并出臭汗(妹妹们出香汗也行)。
谷氨酸:大脑中的“双刃剑”
谷氨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20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它在大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脑细胞传递信息的介质,谷氨酸是维持正常脑细胞功能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谷氨酸太多了就会堆积成灾,反而会阻断脑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变成了“毒性物质”。正常人体有自我调节脑细胞中谷氨酸含量的机制,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过量的谷氨酸就会对脑细胞造成损害,引发各种脑病。
运动:调节谷氨酸的新途径
加拿大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运动可以帮助脑细胞中的谷氨酸代谢,防止其过量的堆积。研究显示,急性运动(即能够使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能够促进大脑中谷氨酸的代谢,减少其在脑内的堆积,从而起到防止或者减轻脑病的作用。这一发现尤为重要,因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这些脑病的药物,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的血脑屏障阻止大部分药物通过。
最新研究:运动与大脑健康的深层联系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佐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运动与大脑健康的深层联系。他们发现,脚桥核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对运动控制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显示,喙侧PPN-vGluT2神经元对显著的环境刺激有强烈反应,其激活会立即导致运动停止,但保持现有的姿势控制。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吻侧PPN-vGluT2神经元活动与运动和同侧转头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描绘了由这些神经元发出的两条关键下游通路:一条投射至尾侧脑桥网状核/前巨细胞网状核,起到抑制运动的作用,与“暂停-播放”行为模式相吻合;另一条投射至不定带区,有助于促进运动。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吻侧PPN-vGluT2神经元的整体激活呈现出一种新的“暂停-切换-播放”运动调节模式。这些发现共同揭示了PPN在运动功能中的复杂作用,并为理解其生理功能及潜在治疗价值提供了综合的理论基础。
实用建议:如何通过运动预防脑病
既然运动对大脑健康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运动预防脑病呢?专家建议,要达到最佳效果,运动时应心跳加快并出臭汗(妹妹们出香汗也行)。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运动时长不少于30分钟。
力量训练:如举重、做俯卧撑等,每周至少两次,可以帮助提高新陈代谢率,促进谷氨酸的代谢。
平衡训练: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改善身体协调性,降低跌倒风险,对预防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特别有效。
认知运动:如跳舞、打网球等,这些运动不仅需要身体的参与,还需要大脑的协调,对预防老年痴呆症特别有效。
运动预防脑病的效果已经得到科学证实,而且运动本身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预防方法。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动起来吧!记住,运动时要心跳加快并出臭汗(妹妹们出香汗也行),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让我们一起为大脑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