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金戈越王剑》:一部跨越38年的历史寓言
《吴王金戈越王剑》:一部跨越38年的历史寓言
198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一部名为《吴王金戈越王剑》的历史剧,该剧由著名作家白桦编剧,蓝天野执导。然而,这部剧在演出73场后便因内容敏感而遭到禁演。谁也没想到,这一禁就是28年。直到2011年,在蓝天野的坚持下,这部剧才得以重新登上舞台。2023年6月,该剧再次在北京人艺曹禺剧场上演,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吴王金戈越王剑》以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为背景,讲述了勾践从战败为奴到复国灭吴的故事。然而,该剧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复仇叙事上,而是通过独特的戏剧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权力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剧作采用了明暗两条戏剧线的结构,一条是吴国的兴衰,另一条是越国的复国之路。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国的骄傲自大与越国的卧薪尝胆,吴王夫差的昏庸无道与勾践的励精图治,都在剧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戏剧张力,也深化了剧作的主题。
白桦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历史反思与现实批判,通过历史故事探讨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剧中的勾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角色。他在复仇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智慧,但最终却因权力的诱惑而堕落,成为了自己曾经痛恨的暴君。这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使得该剧超越了简单的历史叙事,具有了普遍的现实意义。
2023年的演出在继承蓝天野艺术精神的同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新。导演刘小蓉表示:“我们在继承着蓝天野老师的艺术精神。重新排演,不能减少要求,尤其一批新的青年演员进入剧组,更需要找到历史剧的氛围,同时在表演上也更加生活化。”
主演濮存昕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他认为:“这个戏台词清晰、韵脚讲究有独特的味道。”在不断的演出中,找到台词背后的文学根基,探究语言与历史文化的内涵,则是打开这个作品的密码。
“蓝老师去年离开了我们,今年排演虽然他不在了,但是他的解读没有变。”濮存昕说,“原来蓝老师并不会去限制我的创作,这一轮我也会更深入展示人物的多面。”
“在话剧民族化的路上,不想停留于一种模式,希望能探索些新意。”蓝天野曾在重新排演该作品时表示。剧中无论是角色塑造还是舞台呈现都给予历史剧一种新的面貌。除了复杂多面的勾践,由荆浩饰演的一代名臣范蠡的在智谋之下不乏浪漫;卢芳饰演的王后正直勇敢,以悲剧结局触动人心……在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这些人物都被塑造成更鲜活丰满的艺术形象。
《吴王金戈越王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关于权力、人性和历史的深刻寓言。正如白桦所说:“文学是生命的意义类型。”这部剧通过历史的镜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希望,也看到了权力的诱惑与危险。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