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伯来书看耶稣与亚伦的大祭司之争
从希伯来书看耶稣与亚伦的大祭司之争
希伯来书第五章通过对比耶稣与旧约中的大祭司亚伦,深刻阐述了耶稣作为大祭司的独特性和超越性。这一章不仅揭示了耶稣祭司职分的卓越性,也为现代人提供了重要的信仰启示。
亚伦祭司体系的特点与局限
亚伦作为旧约中的大祭司,其职分具有以下特点:
任命方式:亚伦的祭司职分是由上帝直接任命的,不是自取荣耀(来5:4)。这种任命方式强调了祭司职分的神圣性和权威性。
任职条件:要成为祭司,必须是亚伦的后裔(出28:1),并且无身体残缺。这种世袭制和严格的生理要求,体现了祭司职分的特殊性和神圣性。
就职仪式:祭司在就职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洁净仪式,包括用水洗身(利8:6)、穿上圣衣(利8:7-9)以及膏抹仪式(利8:10-36)。这些仪式象征着祭司的圣洁和属灵身份。
主要职责:祭司的主要工作是献祭赎罪,维持圣洁。他们需要随时准备从事赎罪工作,使以色列人得福(利9:1-6)。
然而,亚伦的祭司体系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肉体的限制:祭司的职分受限于肉体的死亡,无法实现永恒的救赎。
- 世袭制的局限:祭司职分的传承依赖血统,而非个人的属灵素质。
- 仪式的繁复:需要通过复杂的仪式来维持圣洁,表明这种圣洁是外在的、暂时的。
耶稣作为大祭司的独特性
与亚伦相比,耶稣作为大祭司具有以下独特性:
任命方式:耶稣的祭司职分同样是由上帝任命的,但与亚伦不同的是,耶稣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来5:6)。这种任命方式超越了血统的限制,强调了耶稣祭司职分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任职条件:耶稣作为大祭司,不需要通过外在的洁净仪式来维持圣洁。他的圣洁源于其内在的神性,而非外在的仪式。
就职仪式:耶稣的祭司职分不是通过外在的仪式获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顺服和受苦,“学了顺从”,最终“得以完全”(来5:8-9)。这种内在的成圣方式,体现了耶稣祭司职分的属灵性和真实性。
主要职责:耶稣作为大祭司,不仅能够献祭赎罪,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9)。这种救赎不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麦基洗德祭司体系的预表意义
麦基洗德祭司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君王与祭司的结合:麦基洗德既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来7:1)。这种双重身份预表了耶稣基督既是君王又是祭司的双重职分。
永恒性:麦基洗德“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来7:3),这种描述暗示了其祭司职分的永恒性,预表了耶稣基督永恒的生命和祭司职分。
超越性:麦基洗德的祭司体系超越了种族和血统的限制,预表了耶稣基督作为全人类救主的身份。
对现代人的信仰启示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耶稣作为大祭司的职分,超越了外在的仪式和血统的限制,强调了内在的属灵生命。这提醒现代人,真正的信仰不是外在形式的堆砌,而是内在生命的更新。
属灵争战的启示:耶稣通过自己的顺服和受苦,成为了“永远得救的根源”。这表明,真正的得胜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内在的顺服和信心。
永恒生命的盼望:耶稣的祭司职分基于永恒的生命,这为现代人提供了永恒的盼望。在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威胁时,这种永恒的生命成为最大的安慰。
属灵成长的必要性:希伯来书第五章提醒我们,作为信徒,我们需要不断成长,从“吃奶”到“吃干粮”,从“婴孩”到“成全人”(来5:12-14)。这种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生命的更新和属灵的成熟。
通过对比耶稣与亚伦的祭司职分,我们看到了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暂时到永恒、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这种超越不仅是耶稣基督的属性,也是每个信徒生命成长的方向。在面对现代世界的种种挑战时,这种超越性的信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生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