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退休:从国企到国际品牌的传奇谢幕
柳传志退休:从国企到国际品牌的传奇谢幕
2019年12月18日,75岁的柳传志正式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谢幕。这位被誉为“中国科技产业拓荒者”的企业家,用35年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一段从国企到国际品牌的传奇故事。
从校办工厂到世界500强:联想的崛起之路
1984年,柳传志带领11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所一间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立了联想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创业初期,他们靠倒卖电子表和旱冰鞋等商品维持生计,但柳传志始终怀揣着更大的梦想。
1990年代中期,柳传志主导实施了“万里长征”计划,成功打破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使联想电脑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攀升。1997年,联想首次登上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成为民族品牌的骄傲。
2000年,柳传志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将联想一分为二,杨元庆负责PC业务,郭为负责代理与软件业务。这一决策不仅化解了内部矛盾,更为联想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这笔当时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让联想一举跃升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柳传志曾表示:“收购IBM PC业务,是联想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教父”级企业家:柳传志的管理智慧
柳传志被誉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他提出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三大管理要诀,被众多企业奉为圭臬。他强调:“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要建立一个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领导团队。”
在人才培养方面,柳传志更是不遗余力。他建立了系统的人才梯队制度,为联想培养了杨元庆、郭为、朱立南等一大批优秀管理者。这种人才战略的前瞻性,使得联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活力。
退休后的联想:传承与创新
柳传志退休后,联想控股在新任董事长宁旻的带领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2021年上半年,联想控股实现收入2285.65亿元,同比增长24%,创下历史最佳半年业绩。其中,IT板块收入达2107.76亿元,同比增长25%;金融服务、农业与食品等多元化业务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在柳传志看来,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更重要的是能否为社会创造价值。他常说:“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为自己发财。”
如今的联想,已从最初的校办工厂,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巨头,旗下拥有联想集团、君联资本、弘毅投资等多家知名企业。而柳传志,这位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传奇企业家,虽然淡出了日常管理,但他的精神遗产仍在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
正如柳传志自己所说:“退休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开始。我将继续关注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年轻一代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这位中国科技产业的拓荒者,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