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夫妻年龄差,你认为多少合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夫妻年龄差,你认为多少合适?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3564668_122004014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DI27VVQ0528ERVF.html
3.
https://opinion.jrj.com.cn/2019/05/23113627611353.shtml
4.
https://www.hebtv.com/0/0rmhlm/mt/jk/xl/10038701.shtml
5.
https://ccrs.ccnu.edu.cn/List/Details.aspx?tid=5902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13/22/71147420_930199325.shtml
7.
https://www.mongoose-report.com/mongoose/title_detail?title_id=535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7160

心理学研究表明,夫妻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年龄差,这个范围通常在5到15岁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夫妻关系更为融洽、恩爱,幸福度也更高。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你认为什么样的年龄差最适合呢?

科学研究揭示:5-8岁是最佳年龄差

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夫妻之间的最佳年龄差是7岁。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

从经济基础来看,如果男方比女方年长7岁,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孩子出生后的各种费用,甚至妨碍妻子急于重返职场。而同龄夫妻往往会一起经历事业的起伏,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育压力。

再者,成熟的性格对婚姻的长久也至关重要。你是否注意到,许多长久幸福的夫妻,往往一方年纪更大,情感更成熟?年龄虽然不能直接定义一个人的成熟程度,但大大增加了情感沉淀的机会。比如,钱钟书与杨绛的婚姻便是一个经典例子,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使得他们的关系如狂风中的花园,四季常开、温馨无比。年长一方通常在面对争吵时更能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

而说到责任感,一个人的年龄往往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责任感成正比。很多年轻情侣满怀激情步入婚姻,却常常低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婚姻不仅仅是甜蜜的爱情,更是共同承担生活的重担。男性比女性年长7岁,往往意味着他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承担家庭的准备,而女性则能享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社会现实:不同年龄差的影响

欧洲科学家们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年龄是影响婚姻稳定的一个关键砝码。英国巴斯大学伊曼纽尔弗拉尼耶博士对1534对情侣进行了一项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能强有力维系婚姻的最佳情侣模式是男女双方均受过高等教育且无离异史,同时男方比女方年长5岁以上。研究者称,妻子比丈夫小5岁以上是最不容易产生矛盾的年龄组合,他们的离婚率为其他婚姻的1/6。

另外,一项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发现,若丈夫比妻子大4-6岁,生育的子女最多;而丈夫比妻子大15岁,虽然生育子女数量不多,但婚姻生活最美满。

对此,国内知名婚恋治疗专家王国荣表示赞同。王国荣说,这类婚姻的三大幸福点,成了家庭稳固的支柱。第一个幸福点,满足女性“三位一体”的愿望。通常,女性梦想的白马王子兼具爸爸的成熟、兄长的呵护和朋友的活力。而丈夫年龄大,心理更成熟,感情给予更自如。

第二个幸福点,年长的丈夫通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减少了因经济而发生纠纷的几率。第三个幸福点,家庭竞争少。丈夫年长,女性自然会生发出依靠感和服从感,减少夫妻间权利的竞争,摩擦随之减少。

如果说到这类婚姻的劣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希付认为,一般而言,男性的平均寿命本来就比女性短,如果丈夫再比妻子大很多,那么有可能最终会是丈夫撒手人寰,妻子独守孤单。

文化差异:主流模式的变迁

本研究利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对1975年 (含1975年)之后结婚的1859周岁分城乡初婚夫妇的婚龄匹配和教育匹配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初婚夫妇的婚龄匹配依然以传统的“男大女小”模式为主流形态,主要介于丈夫小妻子1岁到丈夫大妻子4岁之间;随着时代的变迁,总体上看,农村和城镇初婚夫妇平均婚龄差 (绝对值)的均值呈上升趋势;农村和城镇初婚夫妇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找年龄相同或相近的配偶。在初婚夫妇教育匹配上,同质婚和异质婚中的“男高女低”仍是中国城乡婚姻匹配的主要形式,教育匹配的同质婚更多地表现为夫妇双方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的对等;由于教育普及、高校扩招以及妇女经济社会地位逐步上升、性别平等推动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两性教育水平差异不断缩小,初婚夫妇教育匹配异质婚中“男高女低”的占比逐渐下降,而教育匹配的同质性则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适婚人群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受教育程度趋近的配偶,因此,女性在择偶过程中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配偶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也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我国教育获得的区域发展、城乡发展都不均衡,一些地区尚存在性别差异,而同质婚的增加和异质婚“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减少使得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难以通过婚姻实现社会流动,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男性可能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年龄差不是决定性因素

虽然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但婚姻幸福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年龄差。正如心理学家王国荣所说:“以上三种婚姻模式都有优有劣,年龄的确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真正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并非年龄。”

研究表明,性格越相近,爱情越稳固。人们经常所说的夫妻之间互补是指,自己想拥有但没有,而配偶却具备,这是一种欣赏,而并非性格南辕北辙。最后,要具有同一性。一是,结婚后,就要有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观念;二是,受教育程度和人生价值观要相当。这些才是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内在因素。

因此,无论选择哪种年龄组合,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相互理解、支持,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正如岳晓东教授所说:“同龄恋的基础在于爱恋双方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协调一致,这种婚姻最具可持续发展性。”

所以,与其过分纠结于年龄差,不如更多关注彼此的契合度和共同成长。记住,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来自于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经营,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