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这些“坑”你绝对不能踩!
高考化学选择题:这些“坑”你绝对不能踩!
高考化学选择题:这些“坑”你绝对不能踩!
为什么选择题容易“踩坑”?
高考化学选择题占42-48分,每题6分,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丢掉十几分。选择题往往通过设置一些隐蔽的条件或信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技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考化学选择题中最常见的几大陷阱。
概念陷阱:似是而非最易混淆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
B.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隔
D. 水结冰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解析:这道题考查分子的基本特征。很多同学不小心就选择B,大家看看,B为什么错?这需要我们注意: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不是分子的大小!再看选项A是因为花香中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所以是正确的。
胶体与浊液的性质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滤纸
B. 胶体和浊液都能透过滤纸
C. 胶体不能透过滤纸,浊液能透过滤纸
D. 胶体和浊液都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胶体能透过滤纸正确,因为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和分散剂都能透过滤纸;浊液中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分散剂能够透过滤纸。
计算陷阱: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坑”最多
标准状况条件的适用性
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L N2含有0.5NA个N2分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含有NA个分子
C. 常温下,32g SO2气体中含有0.5NA个SO2分子
解析:
- A选项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因此无法直接使用22.4L/mol的气体摩尔体积,错误。
- B选项明确指出是标准状况,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NA个分子,正确。
- C选项给出的是质量,计算摩尔数与外界条件无关,32g 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即0.5NA个分子,正确。
物质状态的判断
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NA个水分子
B. 22.4L SO3含有NA个SO3分子
C. 标准状况下,22.4L N2含有NA个N2分子
解析:
- A选项错误,因为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22.4L/mol。
- B选项错误,SO3在标准状况下也不是气体。
- C选项正确,N2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符合使用条件。
微粒数目的计算
例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氦气含有2NA个氦原子
B. 常温下,48g O3含有3NA个氧原子
C. 10g重水含有5NA个电子
D. 1.8g重水含有NA个中子
解析:
- A选项错误,氦气是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 B选项正确,48g 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3mol氧原子,即3NA个氧原子。
- C选项正确,重水(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0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因此含有5NA个电子。
- D选项错误,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09mol,每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因此含有0.9NA个中子。
实验操作陷阱:细节决定成败
萃取实验的误解
例题6: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后,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错)
解析:是单质碘能被CCl4萃取并且溶液显紫色,碘离子不易溶于CCl4也没有颜色。
盐类水解的影响
例题7:1L 0.1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解析:铵根易水解,所含NH4+数小于0.1NA。
反应原理陷阱:氧化还原反应最易出错
电子转移计算
例题8:2.4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解析:n(Mg)==0.1mol,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则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即0.1molMg参与反应转移0.2mol电子,即0.2NA。
反应条件的影响
例题9: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充分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冒出(错)
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故溶液变蓝色,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故溶液变蓝后会再褪色。
如何避开这些陷阱?
- 认真审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标准状况”、“常温常压”、“可能”、“一定”等。
- 概念清晰:对易混淆的概念(如分子与原子、胶体与浊液)要有清晰的理解。
- 计算准确:熟练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计算,注意物质的状态和条件。
- 实验细节:熟悉常见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萃取、盐类水解等。
- 反应原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准确计算电子转移。
通过专项练习和错题分析,相信你一定能避开这些“坑”,在高考化学选择题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