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尔吉村: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苏尔吉村: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有一个名叫苏尔吉村的村庄,这里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如今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走进苏尔吉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房屋、宽敞的道路和繁忙的蔬菜种植基地,处处洋溢着现代化农村的气息。
苏尔吉村位于湟中区共和镇,是一个有着300余户村民的村庄。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沙果、小包菜、乌饭果、杨桃、芥菜苗、花椰菜、红苕和青椒等。然而,在2000年以前,这个村庄却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村民们年复一年地种植小麦、蚕豆、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人均收入仅有700元,许多人家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
改变始于2000年,当时37岁的苏生成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决心带领村民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苏生成发现村里特有的区位、气候和远离污染等优势,非常适合发展蔬菜产业。于是,他带领村里的20多名党员率先种植荷兰豆,每人种植0.13公顷。结果,每亩土地的收益由原先的280多元增加到了900元,这一成功经验迅速在全村推广开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的效益,苏尔吉村成立了共和镇首家专业合作社——苏尔吉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不仅帮群众免费洗菜、检测、联系销售,还注册了“苏尔吉牌”商标,并建成了全县首家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站。如今的苏尔吉村已打造出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蔬菜产业一体化销售平台,不仅在鲁沙尔镇、多巴镇以及西宁市有6家蔬菜直销店,而且种植的“苏尔吉牌”大白菜、西蓝花等蔬菜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在蔬菜产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苏尔吉村又开始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方向。2019年,该村引进了金丝皇菊种植项目。在省农林科学院博士团队的指导下,苏尔吉村试种的金丝皇菊和南农金菊获得成功。这些菊花不仅扮靓了乡村,制成菊花茶后还能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采摘的产品已经加工了1000多盒,销售额达到2万多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苏尔吉村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党支部在整治村容村貌上下大气力,推行环境整治积分制,一户一卡建立积分台账,定期集中兑换奖品;试行农家庭院卫生评比机制,设立“红黑榜”,让村民在相互评比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苏尔吉村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建成现代化打下基础。
如今的苏尔吉村,柏油路上跑小车,观景台上看风景,农家乐里庆盛世,家家传唱幸福歌。这个曾经的贫困山村,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村民们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苏尔吉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借鉴,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