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宁夏稻渔空间:乡村振兴的“塞上江南”样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宁夏稻渔空间:乡村振兴的“塞上江南”样本

引用
人民网
6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0-07/07/content_1996015.htm
2.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208/18/WS62fe1663a3101c3ee7ae4761.html
3.
http://journal.crnews.net/ncpsczk/2020n/d20q/gz/933608_20201102034829.html
4.
http://lswz.nx.gov.cn/zwzx/gzdt/202412/t20241202_4745626.html
5.
https://sthj.shou.edu.cn/2021/0809/c16731a292471/page.htm
6.
https://www.rmzxw.com.cn/c/2020-06-17/2594113.shtml

在宁夏贺兰县,一片占地3000亩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以其独特的“稻渔共生”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这里不仅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高效农业,更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新路径。

01

创新驱动:从传统农业到立体种养

“稻渔空间”的核心创新在于“一地多用、一水多产”的立体种养模式。园区负责人赵建文介绍,通过挖深沟、建流水槽等工程措施,他们成功探索出“宽沟深槽”、稻田镶嵌流水槽、陆基玻璃缸+稻渔等多种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后,亩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最高可达4069元。同时,这种模式还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问题,实现了稳粮、减排、减肥、减药的“一稳三减”目标。

02

三产融合:从“卖产品”到“卖体验”

“稻渔空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三产融合的创新实践。园区不仅生产有机大米,还发展起了观光农业、休闲垂钓、科普教育等第三产业。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农耕文化,参与作物收获,甚至认养稻田,享受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

这种融合带来了多重效益:一方面,通过观光体验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据统计,2019年园区土地入股面积达到2002.6亩,户均增收近8000元。

03

生态优先:从污染治理到循环利用

在“稻渔空间”,生态理念贯穿始终。通过鱼蟹粪便作为有机肥的循环利用模式,不仅减少了化肥使用,还改善了土壤质量。同时,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池塘养殖尾水排放问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开发了生态循环系统专利技术。通过精准控制鱼塘养殖密度和稻田面积比例,实现了鱼蟹粪便与稻田施肥需求的完美平衡,真正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

04

政策支持:从试点到示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将其列为“十三五”期间8项重大工程之一。政府投入45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近5亿元社会资本参与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同时,成立产业指导组、技术服务组和产业协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目前,宁夏已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6个,打造“稻渔空间”模式的田园综合体15个。这一模式不仅在区内推广,还被全国水产总站列为4种养殖尾水处理典型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

05

未来展望: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稻渔空间”模式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仍需解决一些问题:如如何在更大规模上保持生态平衡,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稻渔空间”这种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将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数据和案例均来自公开报道,不涉及虚构信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