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极冰穹A:观星圣地的极致体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极冰穹A:观星圣地的极致体验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88838
2.
https://www.cas.cn/cm/202007/t20200731_4754847.shtml
3.
https://www.cas.cn/xw/kjsm/gndt/201004/t20100407_2815056.shtml
4.
https://news.sina.com.cn/c/2010-01-19/063216955431s.shtml
5.
https://kepu.gmw.cn/astro/2020-07/30/content_34041982.htm
6.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05/t20151105_520396432.shtml
7.
http://news.tju.edu.cn/info/1005/42012.htm
8.
http://ysfri.ac.cn/info/1111/34517.htm
9.
https://www.pric.org.cn/index.php?c=category&id=96
10.
https://automation.seu.edu.cn/2023/0616/c24563a448789/page.htm
11.
https://www.hbjhart.cn/tw/info/1046/3151.htm
12.
https://www.gov.cn/jrzg/2012-12/16/content_2291651.htm

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片被誉为“观星圣地”的神秘之地——南极冰穹A。这里不仅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天堂,更见证了中国科学家们在极端环境下的不懈追求。

01

世界之巅的观星胜地

冰穹A位于南极内陆,海拔高达4093米,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地球上最佳的光学天文观测地点之一。

首先,冰穹A拥有极佳的大气视宁度。视宁度是衡量天文观测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大气湍流对星光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冰穹A的自由大气视宁度中值仅为0.31角秒,最佳值可达0.13角秒,远优于夏威夷和智利等传统优质观测地的0.6-0.8角秒。这意味着,在冰穹A,一台2.5米口径的望远镜就能达到其他地方6米口径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其次,南极的极夜现象为连续观测提供了便利。在漫长的极夜期间,太阳始终位于地平线以下,使得天文观测可以持续进行,无需等待夜晚的到来。

02

科学重器的南极征程

为了充分利用冰穹A的观测优势,中国在该地区建立了昆仑站,并陆续部署了多台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

2008年,中国天文学家在冰穹A安装了小型光学望远镜阵CSTAR,开启了南极天文观测的新篇章。随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也落户昆仑站,成功观测到了2017年引力波事件对应的中子星合并现象。

2019年,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在昆仑站架设了8米高的昆仑视宁度测量望远镜KL-DIMM,进一步验证了冰穹A的观测潜力。目前,中国正计划在该地区建设更大口径的南极昆仑暗宇宙巡天望远镜KDUST,以期在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03

极地勇士的无畏坚守

然而,在这片被誉为“白色沙漠”的极寒之地开展科研工作,绝非易事。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深处,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科考队员不仅要面对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还要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由于补给困难,科考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每天只能分到一个1.4升的保温杯作为饮用水,为了节约,队员们白天都尽量少喝水,再剩下一点儿留晚上刷牙。此外,每名队员一天能分到两条擦脸湿巾。湿巾早晨用过后,大家都舍不得扔,到晚上用少量的水再将它浸湿,放在电暖器上烤一烤,用来擦身。而且,队员们吃的食物虽然标准很高(每人每天伙食标准160元人民币),可由于长途运输,到了内陆已是3个月了,味道可想而知。队员们在内陆工作期间,两个月不能洗澡,一盆水要反复使用。

尽管如此,中国南极科考队依然坚守岗位,为科学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在冰穹A地区钻取了超过130米长的冰芯,创造了新的纪录,还成功采集了1618块陨石,使我国的南极陨石拥有量累计达到11452块。

04

探索未知的科学使命

南极冰穹A的天文观测不仅为人类揭示宇宙奥秘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更展现了中国在极地科研领域的实力。在这里,科学家们正在探寻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奥秘,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为人类认识宇宙开辟新的视野。

正如一位科考队员所说:“在南极,我们不是在冒险,而是在履行科学使命。”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国南极科考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贡献着中国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