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软饭”不是谁都能吃,驸马选尚标准有多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软饭”不是谁都能吃,驸马选尚标准有多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9459814_121645724

在中国古代,驸马这一特殊身份一直备受关注。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女婿,更承载着重要的政治使命。本文将为您揭示驸马的起源、选尚标准以及历史上是否存在女驸马的真相。

中国人的婚姻观里门当户对是一个门槛,也是衡量双方能否长久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古代社会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的结婚对象地位比他们高,身份也较为高贵,这就形成了一种妻强夫弱的局面,这种娶了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在历史上也为数不少。
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古代的驸马。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驸马应该就是专指皇帝的女婿,这种刻板印象是封建社会几千年婚嫁文化中比较特殊而又真实存在的一种现象。
要了解驸马这一身份,我们首先要追根溯源,了解驸马这一词语的由来,以及在历史的演变中驸马选尚标准的变化和大致方向。

“驸马”的起源

1、“因缘巧合”的出现
驸马这一词语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与之相关的一个历史小故事张良刺杀秦始皇与这一词语也有很大的关联。
张良本是韩国贵族,锦衣玉食的生活在秦始皇灭六国后走到了尽头,家人多被杀害,国仇家恨让张良想方设法地寻找报仇的方法。
不久找到一位能挥动120斤重铁锤的大力士,于是在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时骤然发难,想要一举击杀秦始皇嬴政。在皇帝的出行车队中有多架长相一模一样的马车,因判断失误击中副车导致刺杀活动失败。

在这次的行动中最大的变数就是来自于副车,而驸马一词,就指的是副车之马,由皇帝信任的人来担任,在之后的出行中副车成为了一种标配,以保障皇帝出行顺利。
2、汉代初立为官职
汉代汉武帝设立驸马都尉。《汉书·百官公卿上》记载“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皆武帝初置。”,主要负责皇帝出游时的车马之职,俸禄两千石。
一般都是由宗室,外戚,公侯之子孙,皇帝亲信担任,例如汉武帝的休屠王子金日磾,汉昭帝时的金建。
这一时期的驸马都尉,不仅是负责车马安全,更是辅佐皇帝的实权大臣,拥有很大的权利。金日磾在汉武帝时深受器重,更是成为昭帝时代的托孤重臣,由此能看出这一职位的重要性。

3、魏晋之后为帝婿
到魏晋时,这一官职逐渐由皇帝的女婿担任,例如曹魏时期的何晏就以公主丈夫的身份拜驸马都尉,西晋著名的经学家杜预也曾以帝婿的身份拜驸马都尉。
在逐渐的演变中驸马都尉成为帝婿的专有职位,也不再是御前近臣,不再掌握实权,成为一个较为清闲的闲职,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称呼——驸马。
杜佑《通典》:“大唐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古代的官员品秩一品最高,五品处于中等官员,其权利的大小可见一般。唐宋明时期的驸马权利相差不大,因身份地位的差距,公主下嫁不仅不是殊荣,也是种禁锢。

唐朝之后的驸马因帝婿的身份,不仅不能担任拥有实权的文官,也不能亲自领兵作战,建功立业。这对有志向的人来说是一种权利禁锢,只能和公主站在一起,成为“宫廷摆设”。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所以称呼上多保留有满语称呼,驸马称为“额驸”。婚后皇帝会赐予专门的府邸,驸马住在府邸外舍,未经公主允许不得随意进出府第与公主同房。

驸马的选尚标准

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皇家更是如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其婚姻大多不是由自己做主。

作为皇帝的女儿更是如此,在选择驸马时由皇帝决定公主下嫁的人选和家族,公主无权拒绝。
皇帝在选择帝婿时更多是从政治的角度去考虑,为政治服务。在满足政治需要后再以门第族望,人品才貌作为参考。
1、政治联姻
作为公主,婚姻是无法自主抉择的。从汉代开始,皇家的公主的宿命大多为两类,一类是远嫁异乡去和亲,著名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等都是通过和亲来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敌对的势力有利于缓和矛盾,为两边的居民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类公主远嫁的多为国王,因此很少用驸马称呼。
另一类多是王朝的内部联姻,皇帝与丞相,诸侯,武将的联姻,这一过程的主导权也是在皇帝。驸马大多出自功臣勋贵之后,外戚亲族之家,士卿清贵之门。
目的多是为获得朝臣的支持,通过选尚,驸马和公主成为家族和皇室之间的桥梁,皇室可以减轻对豪门家族的戒心,家族也借此在政治上取得高的地位。双方是各取所需。

因此,古代的选尚驸马与当时的封建政治局势有很大的联系,驸马人选也多受到统治者内外政策的影响。
2、门第家族
门当户对在婚姻观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制度下阶级将人与人做了一个明显的区分。这在选尚驸马时尤为重要。
魏晋时的选官制度叫九品中正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士族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大规模的提升,形成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一现象,所以这一时期的驸马选择上主要是看家族门第。

门第不高家族不旺是没有资格作为驸马家族的候选单的,例如祖逖、苏峻等家族就未列入驸马都尉候选名单,原因就是家族门第不高。
唐朝前期基本也延续了这一传统,与功臣勋贵、关陇贵族联姻,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凌烟阁的功臣大多与皇帝结成亲家,这些一等爵位是皇帝在考虑驸马时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护朝堂稳固的重要手段。
在之后选上的名单中多了以皇后为主的外戚团体,作为亲上加亲的政治联姻集团成为当时的一大势力。以政治婚姻来维护政治集团。

安史之乱以后因节度使势力膨胀,成为新兴的政治势力活跃在中晚唐的政坛,这一时期李氏皇族的势力减弱,需要依靠节度使的军事力量,公主多与藩镇子弟联姻的方式来安抚节度使。
另一方面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崛起,让皇室在选尚时多了一种选择,那就是在士卿之家选驸马,但但士卿多“辞疾不应”。这三种方式是唐朝在选尚驸马中的主要选择。
与之相似的是,在唐宋明各自建立的初期,这一现象很普遍,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为女儿挑选夫婿时,只看出身,不看重外貌,这在古代是较为少见的。

清朝在选尚时主要是以满蒙一家为原则,所以清朝的额驸多是从蒙古贵族之中进行择选,后逐渐完善有了相应的规章来选择额驸。
3、才学品貌
前面的两个条件考虑家庭,第三个条件主要考虑驸马自身的硬件了,包括本身的学识、才能、和身体条件。例如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卫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军事韬略,战略眼光都是令后人敬佩不已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崇尚清谈,这使得在选尚时关注学识和才能。到南北朝时更多了一项容貌姿态,相貌也要周正帅气。例如北朝时乙乾归“身长八尺,有气干”,万安国“有姿貌”。

宋代是科举制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上两宋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选尚驸马的才能较前朝来说有了很大发展,又因为驸马这一身份的敏感性,不能担任高级职务无法实现心中抱负。
故宋代的驸马多在文化艺术或是吃喝玩乐方面发展,如张敦礼的《闲庭蹴鞠图》可以看出他的画技高超,也反映了宋代的娱乐方式。
明清时期更是在选尚环节有了明文规章,不能逾越,在门第、学识、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通过之后,才可能成为驸马。

在这三个条件考察中,公主和驸马本身的意见是无足轻重的,更多的是皇帝自身的独断专行,公主和驸马在政治面前更多的是被符号化的情形,反映封建制度下专制主义皇权的独尊。
在这一高压下,公主和驸马的结合让皇权得到强化,加强了驸马家族对皇朝的向心力,巩固了封建政权。

历史上又是否真实存在女驸马?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黄梅戏经典《女驸马》是建国之后创作的传统剧目,通过讲述冯素贞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智慧的古代少女形象,是人们对美好愿景的期盼。是一部经典的戏剧。

中国历史出现过女皇帝,女词人,女状元,可在正史中还未记载过女驸马这一史实。在一个思想封闭的时代,女性当驸马是一件几乎不存在的事情,这在某一程度上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因此这一事件未有其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女性的地位稍低于男性。
加上中国古代后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推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使得女性读书人数较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性想要获得高的政治地位是较难的。

总的来说,驸马的选尚标准随着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的变化而调整,展现婚姻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特性,高贵的公主、显赫的高门之家都是皇权下的棋子,也有着很大的风险性,不能只看到位置的风光也要看到他们的步履薄冰和艰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