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中小学甲骨文特色课程大揭秘!
安阳市中小学甲骨文特色课程大揭秘!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系统,承载着三千多年的文明记忆。在甲骨文的发源地——河南安阳,一场以甲骨文教育为特色的文化传承行动正在全市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主多翼”:构建甲骨文教育特色体系
安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甲骨文教育,专门出台《推进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建成37所省、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各学校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原则,构建了可操作性强的甲骨文特色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安阳市采取“一主多翼”的模式,即以语文课为主,以书法课、美术课、社团课、综合实践课等为辅。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以识记为主,中学以书写和文化学习为主,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校本教材:打造甲骨文学习的“金钥匙”
为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安阳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和学者指导各甲骨文特色学校编写了《汉字小时候》《好玩的甲骨文》《甲骨文书法教程》等50余种甲骨文校本教材(读本),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为系统、专业的资料。
以安阳市南关小学为例,该校编写的12册校本课程《课文里的甲骨文》,对照语文教材中每一课要求书写的字,把有甲骨文字形的提取出来,进行释义、组词、书写和拓展。学生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挂件、对联、卷轴等形式,对这些字进行有趣的甲骨文书法创作。
创新教学:让甲骨文“活”起来
为了让甲骨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安阳市各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开发了多种数字化、生活化的学习工具。
2022年12月,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腾讯合作开发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正式上线。该小程序以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等方式,方便公众了解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吸引公众体验甲骨文魅力。
此外,安阳师范学院原创研发的甲骨文广播体操也是一大亮点。这套体操将甲骨文与广播体操相结合,把甲骨文与音乐、舞蹈、体育等学科相融合,联系“全民文化自信”“全民强身健体”进行创造性转化与传播推广,集文化性、艺术性、健身性于一体,让学习者在强身健体的运动中充分体验甲骨文字魅力。
研学实践:拓展甲骨文学习新空间
安阳市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托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两个国家级研学基地,拓展“殷商文化和甲骨文”主题研学游活动。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的“我爱甲骨文”主题课程,殷墟博物馆开发的“字有乐园”“梦回殷商”主题课程,每年吸引线上、线下的青少年游客达100万余人次。
同时,安阳市还建立了多个甲骨文教育实践基地,如安阳师范学院汉字体验馆和甲骨文陈列馆、安阳市甲骨文造字场景体验馆、安阳市甲骨文研学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平台,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理解和认识。
成果丰硕:甲骨文教育助力文化传承
通过系统的甲骨文教育,安阳市的学生不仅掌握了甲骨文知识,更增强了文化自信。在各类甲骨文文化活动中,学生们展现出色的才华。例如,在“诵诗识字来安阳”系列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吟诵、书写等形式,展现了甲骨文文字之美。
甲骨文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让安阳市的学生们受益匪浅,也为全国的甲骨文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下一步,安阳市还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由市教育局牵头,推出甲骨文教学标准;构建内容翔实、科学严谨的贯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甲骨文校本读本体系;组建面向全国的甲骨文教学联盟,打造甲骨文课程高地。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安阳市通过创新性的教育实践,让这门古老的文字焕发新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