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快乐男声》到社会议题:刘著的伪娘之路与性别认同探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快乐男声》到社会议题:刘著的伪娘之路与性别认同探索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682144365_121373929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89%E8%91%97/548
3.
http://music.yule.sohu.com/20100507/n271973174.shtml
4.
https://www.sohu.com/a/475544707_121101001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98%E8%91%97
6.
https://www.huiyn.com/%E5%88%98%E8%91%97%E4%BC%AA%E5%A8%98%E6%98%93%E6%80%A7%E7%99%96%E7%9A%84%E5%BF%83%E7%90%86%E5%88%86%E6%9E%90/
7.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kx201801045
8.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5975458/?jump_opus=1
9.
https://www.psy0898.com/xljb/1180.html
10.
https://m.ebiotrade.com/newsf/2001-4/L01417132319.htm
11.
https://cssn.cn/zx/mx/202210/t20221027_5556022.shtml

2010年,《快乐男声》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身影。他名叫刘著,一个来自四川南充的男孩,却以华丽的女装和精致的妆容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的出现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性别规范的挑战,有人则质疑这是哗众取宠的表演。然而,对于刘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而是他内心真实自我的展现。

01

从童年到舞台:刘著的自我认同之路

刘著的与众不同,从小就有迹可循。他的父亲回忆说:“著著从小就很像女孩子,这个我们也担心过。”从幼儿园开始,刘著就表现出对女性装扮的偏好。每当父母试图给他剪短发时,他都会不开心很久。到了初中,他开始刻意留长发,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2010年,20岁的刘著站在了《快乐男声》的舞台上。他穿着蓝色丝袜和高跟鞋,化着烟熏妆,声音和装扮都如同一个活脱脱的女生。面对评委的质疑:“是你看错了,还是你参加错了节目?”刘著坚定地回答:“我就是想做我自己。”

02

易性癖:当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相反

刘著的经历,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心理现象——易性癖。这是一种性别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在心理上认同的性别与生理性别相反。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会刻意打扮成异性的装束,并有改变性别的强烈愿望。

易性癖的成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童年经历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给予不当的性别教育,可能会导致性别认知的扭曲。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部分易性癖者的倾向可能与大脑组织结构有关,甚至与母体妊娠期内的激素分泌异常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易性癖并不等同于同性恋或异装癖。同性恋者虽然性取向指向同性,但并不渴望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而异装癖者穿异性服装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而非出于心理认同的需要。刘著的情况更符合易性癖的特征:他不仅在装扮上模仿女性,更在心理上完全认同自己是女性。

03

伪娘文化: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跨越

刘著的出现,让“伪娘”这个词走进了大众视野。伪娘一词源自日本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最初指那些通过女装或化妆等手段让自己看起来像女性的男性角色。随着文化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现实中,泛指任何通过人为方式呈现女性形象的男性。

在二次元世界里,伪娘角色往往拥有接近女性的美貌和身材,在装扮后展现出强烈的萌属性,甚至超越普通女性。而在三次元世界,伪娘文化则呈现出更复杂的面貌。有的伪娘是出于表演需要,如反串演员;有的则是出于个人爱好,如异装癖者;还有的像刘著一样,是易性癖者,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成为女性。

04

争议与反思:性别认同的多元表达

刘著的出现,引发了关于性别认同和社会价值观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对传统性别规范的挑战,可能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2010年,央视曾发声抵制“娘炮文化”,认为这种文化如果盛行,将影响国家的阳刚之气。

然而,也有人认为,刘著的故事反映了社会对性别多样性的认知正在逐步深化。在西方国家,易性癖已经逐渐被认可为一种正常的性别表达方式。法国甚至在2024年正式将易性癖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

从历史的角度看,性别认同的多样性并非现代才出现的新现象。早在周朝,老子就提出了“尚阴崇母”的思想,强调柔弱的力量。在古代中国,从楚辞中的芳草美人传统,到三国时期何晏的“粉侯”形象,男性女性化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些历史现象表明,性别认同的多样性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中。

05

接受与理解:走向包容的社会

面对刘著这样的易性癖者,社会应该如何对待?心理学专家建议,对易性癖的治疗应以心理辅导为主,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整心态。对于那些渴望改变生理性别的患者,变性手术是一个可选的治疗方案,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进行。

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给予这类人群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刘著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不难过,我只是无奈,因为我不能结婚,不能生小孩,那我也许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补偿,比如音乐。”这句话道出了许多易性癖者的心声:他们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重新思考性别认同的意义。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性别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光谱,每个人都在这个光谱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刘著的故事,正是这个光谱上一个独特而真实的注脚。


图注:2010年《快乐男声》舞台上,刘著以女装造型亮相,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